[实用新型]塑料多孔模制钵器无效
申请号: | 96247125.9 | 申请日: | 199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176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汀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17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多孔 模制钵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塑料制成的一次能制作多个营养钵的人力制钵装置。
育苗移栽使用的营养钵由机器或人工制作,机器制钵虽有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优点,但由于当前我国农村的生产体制及价格高,须电源、动力,且机制营养钵偏紧,不利于幼苗生长等因素,使用受到限制。而目前使用的人力制钵器,一次只能制钵1-2个,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应生产需要,因而影响了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曾在91207908.8“塑料模营养钵制钵器”专利中提出了一次能制作多个营养钵的制钵装置。但该装置中的冲头把种窝头与脱模凸台连在一起,在营养钵体成形后才冲压种窝,使营养钵的种窝土偏紧,脱模力增大。冲头与成形模采用长销与孔定位,不便制造和操作。定量框采用框式结构,使成形模孔间隔上堆土不易进入模孔中,且各孔装土量不均匀,因而影响了制钵质量和效率。此外,定量框用止口定位操作不便。模孔间的间隔大,不便苗床摆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多孔模制钵器,该装置能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适应作物育苗要求,操作方便,能进一步提高制钵的质量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塑料制成由成形模(1),种窝板(2),脱模板(3),及定量孔板(4)组成的一次能制作多个营养钵的人力制钵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形模(1)有多个锥形模孔,大孔端各孔相连,两侧有抬手把及大、小孔端定位圆弧槽;种窝板(2)有与成形模(1)小孔端两定位圆弧槽配合的定位凸台,及与模孔对应的种窝头,两侧有抬手把;脱模板(3)有与成形模(1)模孔对应的脱模凸台,定量孔板(4)有与成形模(1)对应的锥孔,下端有与成形模(1)大孔端两定位圆弧槽配合的定位凸台。采用不同组合完成制钵各工序。装土时,把种窝板平放在地面上,将成形模小孔端两定位圆弧槽与种窝板的定位凸台配合,置于种窝板上,再将定量孔板下端的两定位凸台与成形模大孔端的定位圆弧槽配合,放在成形模上,将营养土装入定量孔板及成形模的孔中,装满刮平。成形时,将种窝板连同其上的成形模一定量孔板抬起向下撞击地面,使土抖紧后取下定量孔板,将成形模孔上的堆土锤入模孔内。脱模时,将种窝板和成形模一起翻倒在苗床上,(此时种窝板在上),取下种窝板,将成形模紧靠前排营养钵(首次紧靠苗床端线和一侧),用脱模板的脱模凸台对准成形模孔中的各营养钵,双手拇指及掌部分别压住脱模板两端,四指抬起成形模手把,营养钵便从成形模孔中脱出,取下脱模板及成形模,便完成了多个营养钵的制作和摆放。
本实用新型只需在91207908.8装置(以下简称已有技术)的基础上作部分改进,即将种窝板和脱模板取代已有技术中的冲头。制钵时将种窝板置于成形模下,种窝头置于成形模孔内,使种窝和钵体同时成形,改变了已有技术在钵体成形后再冲压种窝的方法,使种窝的土疏松,利于幼苗生长,同时也减小了营养钵对成形模孔壁的压力,易于脱模。此外,种窝板置于成形模下,不漏土,可将模内的土抖紧,使营养钵各部的土松紧较均匀,还减少了冲压种窝工序。用成形模外形圆弧槽与种窝板定位凸台定位,取代已有技术中长销与定位孔定位,用成形模外形圆弧槽与定量孔板定位凸台定位,取代已有技术中定量框止口与成形模大孔端定位,使制造和操作简化。用定量孔板取代已有技术的定量框,使成形模孔间隔上不堆土,减少了锤土阻力,使营养钵定量均匀。此外直接将营养钵脱在苗床上省去了已有技术中的托板和逐一摆放营养钵的工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及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钵装置的装土工序工作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钵装置和成形模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钵装置的脱模工序工作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钵装置制出的36个φ50毫米营养钵在一米宽苗床摆放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1、2、3、4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阅图1、图2,成形模(1)有36个圆锥台形孔(上大下小),大孔端各孔相连,两侧有抬手把及大、小孔端定位圆弧槽;参阅图1种窝板(2)上有与成形模(1)小孔端定位圆弧槽配合的定位凸台和36个与成形模(1)模孔对应的种窝头,两侧有抬手把;参阅图3,脱模板(3)上有与成形模(1)模孔对应的36个圆柱形脱模凸台;参阅图1,定量孔板(4)上有36个与成形模(1)模孔对应的圆锥孔(上小下大),下端有与成形模(1)大孔端两定位圆弧槽配合的定位凸台。
该装置的制钵工作过程如下:装土时(参阅图1),先将种窝板(2)置于下面,(种窝头向上),然后将成形模(1)小孔端的两定位圆弧槽与种窝板(2)的定位凸台配合,放在种窝板(2)上面,再将定量孔板(4)下端的两定位凸台与成形模(1)大孔端两定位圆弧槽配合,置于成形模(1)上,三件叠放定位后,在定量孔板(4)及成形模(1)的孔中装满营养土,刮去定量孔板(4)上多余的营养土;成形时,抬起种窝板(2)两侧手把。压住定量孔板(4),向下撞击,将土料紧后取下定量孔板(4),再将成形模(1)大孔上的堆土锤入孔内;脱模时,将种窝板(2)及成形模(1)一起翻倒在苗床上,取下种窝板(2),如图3所示,用脱模板(3)的脱模凸台对准成形模(1)孔中的营养钵,压住脱模板(3)的同时抬起成形模(1)的手把,营养钵便从成形模(1)的模孔中脱出;营养钵在苗床中的摆放如图4所示,依次排列(每次36个)可在虚线位置补齐填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71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羊粪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红外线遥控延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