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活齿减速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45686.1 | 申请日: | 1996-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87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勇 |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减速器 | ||
本发明属于活齿少齿差传动减速器类。
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减速器,主要有摆线针轮减速器、推杆减速器、活齿减速器等。
摆线针轮减速器是一种用量较大的机型,具有输入、输出轴同轴线,结构紧凑、传动比大、效率高、噪音低等优点。摆线针轮传动的双偏心轴为输入轴,由于它的转动和针轮的限制,摆线轮既绕固定轴线作圆周平移运动,又绕自身轴线作回转运动,由于输出轴线是固定不动的,必须通过等速输出机构,把摆线轮的回转运动传递给输出轴,结构复杂,要求制造精度高,反之,则啮合传动精度降低,传递扭矩小,抗过载能力低,仅适用于中、小功率减速器的要求。
推杆减速器和活齿减速器的机械原理、结构基本类同。推杆减速器的双偏心轴为输入轴,推动推杆径向移动,沿内齿圈的等距曲面轨迹,带动传动圈绕固定轴转动,输出轴将动力输出,省去了少齿差传动的等速输出机构。但由于推杆减速器和活齿减速器的传动部件均为滑动摩擦,因此,传动效率低于85%,只能适用于输入功率小于30KW的减速器。
现将活齿少齿差传动减速器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及新型活齿减速器的技术性能参数列表对比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滚动活齿少齿差传动。其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传递扭矩大、抗过载能力强、传动比范围宽的新型活齿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动力通过双偏心输入轴17及双偏心轴8的支承,使两片内齿圈7绕固定轴线作圆周平移运动,内齿圈7的等距曲面与活齿轮2圆周上的销轴3的套4啮合,实现减速比,输出轴12将动力输出。
下面结合附图1.新型活齿减速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作进一步说明:
本新型活齿减速器结构如图1.2.所示,它用带底座、两侧面有立筋的下壳体11与上壳体5用螺栓联接,构成菱形壳体,其结合处设有轴承室23、24、27。两片相同的菱形内齿圈7各通过轴承9,装在对称布置的双偏心输入轴17和双偏心轴8相位差180°的偏心轴颈上,两侧装定位套A14。双偏心输入轴17和双偏心轴8又各通过轴承15装在壳体的轴承室27、23内,外端分别装闷盖22、透盖16,透盖16内夹装有橡胶密封圈18。在输出轴12上,装平键1、装圆周截面为凹形,周边均布有多个销轴孔的活齿轮2,孔内装带有套4的销轴3与内齿圈7的等距曲面啮合,两侧装定位套B21。输出轴12又通过轴承20装在壳体的轴承室24内,外端装闷盖19、透盖26,透盖26内夹装橡胶密封圈25。壳体的上端装透气塞6、右端装油标10、下端装放油螺塞13所组成。
内齿圈7、销轴3、套4的材质均为轴承钢GCr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运行:
动力通过双偏心输入轴17及双偏心轴8的支承,使两片内齿圈7绕固定轴线作圆周平移运动,内齿圈7的等距曲面与活齿轮2圆周上的销轴3的套4啮合,实现减速比,输出轴12将动力输出。
本新型活齿减速器的优点详述如下:
1.省去了少齿差传动的等速输出机构,改善了传动性能,传递扭矩大、抗过载能力强、结构简单。
2.内齿圈7的等距曲面与活齿轮2圆周上的销轴3的套4啮合,实现了活齿滚动摩擦传动。提高了传动效率,传动平稳,噪音低、运行可靠。
3.在同一台减速器上可以有多种组装形式。
4.技术性能:
传动比i=6-100,输入功率0.1-500KW,输出扭距7.8Nm-300KNm,噪音低于75dB。
本新型活齿减速器主要用于冶金矿山、起重运输、水泥建材、石油化工、纺织、轻工等行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勇,未经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5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