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束仔无效
申请号: | 96243549.X | 申请日: | 199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8813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19 |
发明(设计)人: | 廖学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隆车料(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8 | 分类号: | B62K2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茅秀彬 |
地址: | 51810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的附件,具体涉及一种很方便地用于锁紧自行车把手管或其他自行车车管的自行车束仔。
如图1所示,现今常用的用于锁紧自行车把手管的自行车束仔,是一呈"C"字形结构,藉螺栓4锁紧于螺孔5而达到锁紧的目的。因此,锁紧把手管2或其他管的先决条件是,把手管必须能够穿过上述"C"字形自行车束仔才能达到,而且,穿设于自行车束仔1的过程也极为麻烦,浪费时间,特别对于已固设煞车杆6或其他配件的把手管3,必须先将煞车杆6或其他配件移离,才能慢慢穿设;穿设完,再重新装配煞车杆6或其他配件。尤其对于一些变化较大的特殊造型的把手管,则根本无法穿设。因此,现有的"C"字型自行车束仔,局限性较大,无法适应于各式各样的把手管,穿设工时长, 成本也高,经济效益差。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自行车束仔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相当方便且可迅速地套设于如把手管等各种自行车管体并予于锁紧的自行车束仔。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束仔,特征在于包括有两套合体,该两套合体皆具有一截面呈半圆形的接片,两接片的一侧边分别设有彼此互为扣紧的折弯成突起且为弧形的枢环和扣环,其另一侧边则分别设有彼此互为锁紧的一具有穿孔的挡体和一具有螺孔的挡块。
上述的自行车束仔,在所述枢环端部形成一凹角,而在其对应的扣环的端部则设成一恰好可扣入于上述凹角的凸折角。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的自行车束仔,较之上述现有的自行车束仔,不仅结构简单而又新颖;而且穿设套合方便迅速,锁紧效果极佳。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束仔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束仔锁紧把手管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束仔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束仔实施例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束仔实施例剖视图。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束仔,由套合体10和套合体20构成,套合体10包括一截面呈半圆形的接片101,该接片的侧边折弯形成突起且为弧形的枢环102,其另一侧边则设有一具有穿孔103的挡体104;套合体20包括一截面呈半圆形的接片201,该接片的侧边也折弯形成突起且为弧形的扣环202及一抵片200,该扣环202的内弧面203恰与枢环102的外弧面105大致相同,接片201的另一侧边则设有一具有螺孔204的挡块205。
如图3和图4所示,将套合体20配合焊固于竖管2,以套合方式将任何形状的把手管3置于半圆形接片201上,再将第一套合体10盖合于第二套合体20,使其上的两半圆形接片101,201夹住把手管3,并使扣环202扣住枢环102,再配合螺栓5穿过穿孔103螺固于螺孔204,抵片200与扣环202之间的凸折角206扣入于枢环102端部的凹角106,扣环202扣住枢环102,并配合枢环102来自把手管3表面的抵顶,皆使得扣环202扣紧枢环102,完全不会脱落,特别是由于两套合体10和20是以铁制坚硬材料制作而成,不易变形,锁紧效果极佳。
枢环102及扣环202也可以互换设置,如枢环102设于套合体20上,而扣环202设于套合体10上也可以达到扣紧的目的,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束仔穿设锁紧自行车把手管及其它车管与现有常用的穿设方式不同,方便而又迅速,而且简单而又新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隆车料(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信隆车料(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35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