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束环无效
申请号: | 96243460.4 | 申请日: | 199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711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24 |
发明(设计)人: | 詹益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受记精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2/20 | 分类号: | F16B2/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型束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束环,尤指一种运用于束缚环绕圆形物品,使两物品间形成包覆且不致松脱的束环。
一般汽车传动轴或机械用的万向接头外表,均会套设有一防尘套,其中该防尘套内部填充牛油或润滑油等油脂,为了防止万向接头在运作时润滑油脂的外泄,一般生产者通常都会在防尘套与两侧的心轴间,以一种束环来使防尘套得以牢固地包覆于心轴上。该种束环结构在最早时是如图4、5中所示的束环30,其中该束环30主要是形成一钢片体,并将该钢片体的一端弯折与另端形成对叠,以点焊的方式而形成一焊接点31(如图4中所示),并于该束环30中段部份的两侧,各向束环30外表面凸出一字形的夹持片32。因此,当使用此种传统束环30时(如图5中所示),可将已焊接的两端部向夹持片32方向弯折,使束环30的内径颈缩而将防尘套20及心轴21形成束紧,再将夹持片32两侧的片体分别向内弯折,而使夹持片32得以挤压位于夹持片32内的束环30表面,以此将束环30保持成束紧固定。
上述此种传统束环30虽然已可达到束紧的功用,但在使用上却仍存在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兹将其分析如下:
(1)、焊接点易造成断裂、脱落:
由于此种传统束环30的两端部是利用点焊的方式固定,故而当束环30存放一段时间后,焊接点31便会因生锈而造成两端部由该焊接点31形成断裂、脱落,故而此种束环10在使用时,常会因两端部脱落而不堪使用。
(2)、仅利用夹持片固定,容易造成松脱:
如图5中所示,此种传统束环30在束紧后固定,是仅用钳子将夹持片32向内弯折,进而压迫夹持片而挤压束环30的表面使之固定,而此种使用夹持片32挤压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由于万向接头在运作时成不固定角度的转动,故而束环30便时常需承受扭转及撑张的力量,而传统此种仅利用夹持片32夹持固定的方式,便会因此造成松脱。
(3)、可束紧的尺寸大小固定,无法调整:
由于此种束环30是将两端部形成焊接,使得圈设的圆径大小成为固定型式,故而当此种传统束环30欲束紧于不同大小的防尘套及心轴时,便无法调整使用。
(4)、携带不方便:
由于此种束环30是直接将两端部形成焊固,故而成品是形成圈状固定,以此无论在携带或包装时,均极占空间而不方便。
鉴于传统此种束环30的缺点,故而,有人便发展出另一种束环,其中该种束环40结构(如图6、7中所示)中设有钢材制成的带体,其中在钢片表面距一端部有一设定距离的地方,凸设有一呈字形的夹紧凸缘41。该夹紧凸缘41到束环40的端部间,等间隔地设有数个卡槽43,而束环40另端的表面则设有数个卡合片42,并使各卡合片42在束环40展开时,是向夹紧凸缘41凸出的方向形成斜向凸伸。借此,当使用此种束环40时(如图6、7中所示),可将两端部以防尘套20为主而形成圆形弯曲绕设,并使具有卡槽43的端部位于具有卡合片42端的上方形成叠设,并使位于下方的卡合片42调整至适当的卡槽43位置与之卡合,而使束环40略微束紧防尘套20,最后再以钳子将夹紧凸缘41夹扁,而使束环40完全将防尘套20及心轴21形成束紧。
上述此种束环40已能解决上述传统束环30的诸多缺点,但此种束环40由于在设计上有所瑕疵,故而造成使用上仍存在有数点不容忽视的问题,兹将其分述如下:
(1)、使用必需截剪,颇为不便:
由于上述第二种束环40使用时具有卡合片42的一端是位于卡槽43端的下方,故而当调整至适当的圈径大小时,带体上较前端的卡合片42便会抵触于另端带体的下方而形成一间隙A(如图7中所示),这样,束环40束紧防尘套后,在万向接头长期扭转偏角的情况下,卡合片42受挤压而缩回带体表面造成间隙A的消失,以此便使得束环40原本束紧的状态变为松驰。因此,目前使用此种束环40时,必需先量出卡槽43欲与哪个位置的卡合片42形成卡合后,再以铁剪将位于该卡合片42前端多余的带体剪掉,以此来避免束环40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造成松驰,这样不但在使用时颇为麻烦,且一旦测量有所误差而将束环40带体剪掉太多时便无法使用。
(2)、使用时凸出的卡合片易造成使用者手指受伤:
由于在使用时,束环40的卡合片42是位于束环40的外表面,故而当使用者在推移束环40时,手指便会直接与束环的卡合片42形成接触,一旦不小心便容易使得手指遭卡合片42刺伤或刮伤。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这第二种传统束环40的结构,亦仍有不足而尚待改进之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受记精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受记精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34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餐盘置放器
- 下一篇:螺杆凸轮式U形钢支架卡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