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化成分检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43385.3 | 申请日: | 1996-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808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殷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志斌 |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荣亮 |
| 地址: | 225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化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池生产检测领域使用的一种电池化成分检装置。
充电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每节电池都要进行容量检验,将容量相近的电池分类组成电池组。现有的分检装置由恒流源、计算机、电压检测电路构成,分检的模式通常为二种,一种是手动开关方式,另一种为继电器切断方式。电池化成时由于下述原因对分检装置的要求较高,1是电池化成时通过电池的电流大(0.1A~20A):2是单节电池电压只有1V左右,所以对切断电池装置的内阻要求很低;3是切断电池时,对电池检测电路的影响要小,切换速度要尽量高;4是电池化成时是充放电状态,因而要求切换器能双向导通。现有的分检模式显然存在各自的不足而难以满足生产的要求,手动开关方式自动化程度低,不适应大批量生产;继电器切换方式也因频繁启动,造成继电器损坏严重,提高了装置的故障率,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分检模式存在的不足,满足分检技术要求的电池化成分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包括恒流充放电机(恒流源)、计算机与n个电池夹对应的n个电压检测电路的电池化成分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池夹的正负极上并接由功率场效应管构成的无触点切换器电路(即电子开关电路),计算机输出的信号与无触点切换器电路中的电阻R4接口;无触点切换器电路由功率场效应管V1、V2,三极管V3、V4,电阻R1~R5构成。
本实用新型利用场效应管可双向导通的特性,作为本装置的开关切换元件,形成无接触开关,功耗低,切换电流能达到工作要求,切换速度可提高1千倍,内阻接近电池内阻,增加了设备的可靠性,满足了各项技术要求,是理想的电池化成分检装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方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触点切换器电路电原理图;
附图中:1是恒流充放电机(恒流源),2是计算机,3是无触点切换器电路,4是电压检测电路,电池E1~En,功率场效应管(Vmos)V1、V2,三极管V3、V4,电阻R1~R5,工作点A、B。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由恒流充放电机(恒流源)1、计算机2、n个无触点切换器电路2、n个电压检测电路4和电池夹构成,无触点切换器电路2由功率场效应管(Vmos)V1、V2,三极管V3、V4和电阻R1~R5构成,无触点切换器电路2并接在电池夹的正负极上,被检电池E1~En分别置于电池夹中,工作在闭合状态时:当检测到电池E1未到终止电压时,计算机2输出一低电平,三极管V3不通,功率场效应管V1的G极电压约为12V,保证V1的导通。因V1的G点为高电平,通过电阻R2加入三极管V4基极,V4饱和,功率场效应管V2G点为低电平,V2不通。此时当恒流源1电流流入时,经电池E1、V1进入E2。V1为双向可通器件,电流为负时,同样经E1流出。
工作在断开状态时:当电池E1电压达到终止电压时,计算机又输出一高电平,V3饱和、V1G点为低,V1断开,V4截止,V2G点为高、V2S点通过电阻R5接地、V2导通,恒流源电流从A点经V2流入B点,无电流从E1流过,E1电池退出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志斌,未经殷志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3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风门的抽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抗干扰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