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敏减摩件无效
申请号: | 96242909.0 | 申请日: | 199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712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24 |
发明(设计)人: | 谢友柏;董光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文英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敏 减摩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及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具有机敏性的减摩件。
传统的减摩件材并不具有控制功能,只是被动地因摩擦而转移出润滑剂。镶嵌润滑支承便是这种例子。它是在块材上做出合乎要求的孔洞,然后向孔洞中浸注润滑油或润滑浆料或插入润滑材料棒,由于金属基体与润滑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差别较大,摩擦热时热膨胀系数大的润滑剂被挤出,而产生润滑作用。当润滑剂消耗到不足以挤达摩擦表面时,不再具有润滑作用,而材料自身却无法感知这种消耗。多孔轴承也是小孔隙中渗入的润滑油,因高速旋转的油膜产生的局部负压将油抽出而产生润滑作用和材料的自补充的。同样,它也是一种被动的部件,这种补充很有限,无法进行磨损的早期预报和摩擦学状态监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主动控制功能的机敏减摩件,可以在线监测摩擦学状态,并对磨损破坏做出早期预报,以便维护。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及镶嵌其内的器件。圆柱形外壳薄壁杯底开有至少一个通孔,杯底外侧嵌有热电偶和磨损传感器,杯内壁有螺纹。与外壳螺纹连接的螺栓,其中间开有通孔。螺栓一端内开有环形凹槽,凹槽内装有润滑介质和导电材料。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螺栓4和外壳3。外壳3为圆柱形薄壁杯,杯底开有至少一个通孔,杯底外表面嵌有热电偶1和磨损传感器2,杯内壁有螺纹;螺栓4与外壳3螺纹连接,其中间开有通孔。螺栓的一端内开有环形凹槽5,凹槽内装有润滑介质和导电材料。当外壳与对摩件接触,发生摩擦时,摩擦导致表面温升至阈值时,由温度传感器触发出信号,由控制器和执行器向螺栓4中充气,同时启动发热体,使润滑介质受热变软甚至呈熔化的流态,在压力作用下挤到表面接触处,起到润滑作用。此外如果摩擦未使温度达到阈值,磨损传量先达到阈值,磨损传感器发出信号,向螺栓4中充气增压,同时启动发热体,润滑介质受热软化并被挤出,从而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是在螺栓4的上端内凹槽5中设有不小于通孔内径的圆形橡胶片6,橡胶片6上装有1~5mm厚的蜡状聚合物7作润滑介质蜡状聚合物7中埋有电阻丝8作受控发热体,最外层用外壳3拧紧,外壳3的外表面顶端嵌有热电偶1和磨损传感器2,并有至少一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是螺栓4上端内凹槽5中设有导电塑料片9。导电塑片9通电后发热变软,甚至呈粘流状态,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最外层用外壳3拧紧,外壳3的外表面顶端嵌有热电偶1和磨损传感器2,并有至少一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是螺栓4上端内凹槽5中设有导电塑料片9,塑料片9通电发热变软易于受压变形。塑料片9的上部装入蜡状聚合物7作润滑介质,最外层用外壳3拧紧。外壳3的外表面顶端嵌有热电偶1和磨损传感器2,并有至少一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主动控制性能、它依靠自身的传感功能检测表面温度及磨损量,实时调控润滑剂的释出,可防止润滑剂的过分堆积,同时可以局部维护,更换或补充润材料,减少维护的盲目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任何要求减摩,耐磨特别是高速、重载的工况,可根据摩擦热及磨损的大小实时释放出润滑介质,始终维持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在较低的水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2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止水针头
- 下一篇:中央控制器座与散热座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