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晶玻璃干式吊挂板无效
申请号: | 96242234.7 | 申请日: | 1996-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687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26 |
发明(设计)人: | 庾杰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庾杰仁 |
主分类号: | E04F13/14 | 分类号: | E04F1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吊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外墙装饰板。
目前国内外建筑物外墙装饰大面积石板材,例如天然花岗石和微晶玻璃人造石板等,在高墙安装时,均要采用干挂法施工或采用钢架结构安装。对普通板材采用干挂法施工时,必须对板材背面和四个角边钻孔或开槽,以便固定板材,这样要求板材有足够的厚度,且钻孔过程容易造成板材破坏;采用钢架结构安装虽然可避免钻孔,却严重增加了墙体自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晶玻璃干式吊挂板,这种干式吊挂板不必钻孔即可挂装于墙面,避免了因钻孔而造成板材破坏浪费;不采用钢架结构即能安装于墙面,减轻了墙体自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晶玻璃干式吊挂板,包括一块微晶玻璃主体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板的一侧分布有若干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的中部开有孔,靠孔里侧及其周围设有一定厚度的空间;所述不锈钢板与微晶玻璃主体板是熔结为一体的。
如上所述的微晶玻璃干式吊挂板,其不锈钢板上的孔可直接与连接器的一端相连接挂于外墙上。这种干挂板不必在微晶玻璃上钻孔,避免了因钻孔而造成板材破坏浪费;由于它不采用钢架结构即能安装于墙面,减轻了墙体自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晶玻璃干式吊挂板局部剖及其与外墙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2为不锈钢板示意图;
图3为一块微晶玻璃板上不锈钢板分布示意图;
图4为压有烧散块不锈钢板截面示意图;
图5为不锈钢板分布示意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微晶玻璃干式吊挂板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外墙连接方式,该微晶玻璃干式吊挂板,包括一块微晶玻璃主体板1,在主体板1的一侧分布有若干不锈钢板2,不锈钢板2的中部开有孔3,靠孔3里侧及其周围设有一定厚度的空间4;不锈钢板2与微晶玻璃主体板1是熔结为一体的。这种板由于在不锈钢板上预制有孔,而且孔里侧留有一定空间,连接器5的一端可直接伸进孔里将干挂板连接于外墙上。一块干挂板上所设不锈钢板的个数,视板材大小而定,以900×900×12mm微晶玻璃板材为例,可在其四周均布8片,中间设置一片,如图5所示。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不锈钢板2陷入微晶玻璃主体板1一定深度,并在其外侧四周包覆有一定厚度的与主体板1连为一体的微晶玻璃体5,同时在钢板2的外侧形成浅凹10,这种结构使主体板1与不锈钢板2连接的更牢固。
试验发现,将不锈钢板2加工成如图2所示的正六角形,微晶玻璃与不锈钢板烧结后,拐角处留存的应力最小,钢板与微晶玻璃间结合的更牢固可靠。试验还发现,将孔3加工为丁形结构,最便于连接器5与钢板2连接,其中孔3的竖槽9部分最好在在微晶玻璃干挂板烧成并打磨切边定型后,用机床加工出,而孔3的横槽部分则是在钢板与微晶玻璃熔结前预先加工好的。
本实用新型干式吊挂板中的空间4和浅凹10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形成,在不锈钢板与微晶玻璃板熔结前在孔3中及孔3两侧连同周围部位一起压上适当厚度的烧散块,待不锈钢板2与微晶玻璃1烧结为一体后,烧散块自行松散,清除后就露出孔3和空间4。图4可看出烧散块的设置部位,图中6表示不锈钢板里侧的烧散块,7表示不锈钢板外侧的烧散块,8表示孔3中的烧散块。里侧的烧散块6的厚度应与连接器5的相应部位相适应。外侧烧散块7应薄一些,也可以不设。烧散块应采用可成形、遇高温后又能自行松散的材料。
不锈钢板与微晶玻璃的具体熔接方法,可以是将不锈钢板按预定的分布方式预埋于烧结模的底板上,再加入微晶玻璃原料后加热烧结;或是将不锈钢板按预定的分布方式预埋于拉板炉的底板上,然后倒入熔融微晶玻璃,使之熔结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庾杰仁,未经庾杰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2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装式暖浴热水器
- 下一篇:双面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防水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