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瞌睡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6241519.7 | 申请日: | 1996-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603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0 |
发明(设计)人: | 祖正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祖正起 |
主分类号: | G08B21/00 | 分类号: | G08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2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瞌睡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属生活保健用品、信号装置,涉及一种人、机安全报警装置,特别是一种车、船司机及机要部门值班员的防瞌睡报警器。
车、船司机长途驾驶、机房及机要部门长时间值勤容易疲劳,寂静或机器单调噪声长时间刺激使人容易瞌睡,炎热的夏季更是如此,因此在这些工作的场合防止瞌睡非常重要。
根据专利、文献检索,目前防瞌睡报警器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即(一)倾斜开关型、(二)红外监视型、(三)脑电波监视型,红外及脑电波监视型比较复杂、成本也较高,倾斜开关型简单、经济,其中水银倾斜开关比较灵敏,这种开关有(a)碗形(b)饼形(c)单水银开关管三种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公开一种具有双水银开关的经济实用的微型瞌睡报警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措施是:用外径为5mm,长10mm的双水银开关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倾斜开关,将此双水银开关装于微型耳背式外壳内,使其于正常佩带状态时,两水银管与水平面各成30°及150°角,触点位于高端,再将高端触点并联后与装于外壳中的电源、电源开关、报警器串接,构成本微型瞌睡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倾斜开关、报警器、电源、电源开关及外壳构成。所述倾斜开关为双水银开关,两水银开关管外径为5mm,管长10mm,正常佩带时两水银开关管各与水平面成30°及150°角安装,其高端各封装一对触点,它们的引出线并联后与电源、电源开关、报警器串联,所述电源为两只1.5伏钮扣电池串接,电源开关为直键自锁微型开关,报警器为警笛声讯响器、蜂鸣器、音乐集成或压电陶瓷片,所述外壳为用ABS或改性聚苯塑料注塑的微型耳背式外壳,外壳由壳体及盖板组成,盖合时二者以螺钉连接,壳体内设计注塑有双水银开关调整安装槽,用来调整双水银开关管的安装角度,调整后用树脂胶灌封,以保证不同岗位的佩带者都能在前后倾斜30°、左右倾斜45°角时开始报警,壳体内还设计注塑有电源开关及报警器安装槽将电源开关及报警器紧配合卡装。所述壳体后端注塑有轴,轴上安装可旋转开合的电池盒,二钮扣电池以弹性磷铜片压紧并以二触点串接入微型报警器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带电池重15克),电源1.5-3伏皆可报警,耗电量小(连续通电实验可报警50-70小时),结构简单、美观坚固、经济实用。
下面以附图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附图1:为微型瞌睡报警器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2:为微型瞌睡报警器的电原理图
附图3:为微型瞌睡报警器的外壳正视图
附图4:为微型瞌睡报警器的俯视图
各图中:
1.-壳体 9.-倾斜开关(双水银开关、双水银开关管)
2.-螺钉 10.-盖板
3.-电源开关 11.-弹性磷铜片
4.-电池盒 12.-电源(钮扣电池)
5.-轴
6.-电源开关安装槽 13.-报警器
7.-报警器安装槽 14.-触点
8 .-调整安装槽 15.-触点
如图微型瞌睡报警器由倾斜开关(9)、报警器(13)、电源(12)、电源开关(3)、及外壳构成,倾斜开关(9)为双水银开关,其高端的触点(14)、(15)的引出线并联后与电源(12)、电源开关(3)、报警器(13)串联,电源(12)为两只钮扣电池串接,外壳由壳体(1)及盖板(10)组成,二者以螺钉(2)连接,壳体(1)内设计有调整安装槽(8)用来调整双水银开关(9)管的安装角度,调整后以树脂胶灌封,壳体(1)内还设计注塑有电源开关安装槽(6)、报警器安装槽(7)将电源开关(3)、报警器(13)紧配合卡装,壳体(1)后端注塑有轴(5),其上安装可旋转开合的电池盒(4),钮扣电池(12)以弹性磷铜片(11)压紧并以触点串接于入微型报警器的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祖正起,未经祖正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1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自动节水阀的冲便水箱
- 下一篇:曲别吊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