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诱蟑螂捕杀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41469.7 | 申请日: | 1996-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51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旭;吴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M1/16 | 分类号: | A01M1/1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蟑螂 捕杀 | ||
本实用新型热诱蟑螂捕杀器是诱捕蟑螂的装置,特别是指利用热源作诱饵诱捕蟑螂的装置。
在我国很多地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蟑螂类的害虫很多,一年四季都在室内活动,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而目前市场上消灭蟑螂类的装置很少,大多为药物消灭蟑螂的方法。如用药物捕杀蟑螂在杀死蟑螂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同样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另一种威胁。
本实用新型热诱蟑螂捕杀器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利用热源为主要诱捕方法的诱蟑螂的装置。
蟑螂类的害虫为变温动物,一年的绝大部分时间具趋热习性,利用此明显的趋向性行为反应特点,加上无毒诱饵,可将蟑螂引诱到一特定处,用各种方法将其捕获。
本实用新型热诱蟑螂捕杀器的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罩体、一热源和一底板;其中,热源固定安装在罩体的内部顶壁上,热源的电线一端与热源连接,另一端穿过罩体的顶壁与电源连接,罩体扣在底板上,在罩体的下边缘有三个支脚,以便扣在底板上时,在罩体和底板之间有一间隙;其中所说的热源是电灯或电阻丝;其中底板分为三层,下层板和平放在下层板上的滤纸层以及平放在滤纸层上的不干胶纸层。
为了了解本实用新型热诱蟑螂捕杀器的功能及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组合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热诱蟑螂捕杀器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罩体1、热源2及底板3,其中,热源2固定安装在罩体1的内部顶壁上,其安装方法可以用粘接、焊接或螺固的方法,罩体1可用金属板制作,也可以是塑料压铸成型,热源2的电源线5一端与热源2连接,另一端穿过罩体1的顶壁与电源连接,热源2用电灯或用电阻丝均可,在接通电源后,热源可产生适当的热量以便吸引蟑螂的爬入。罩体1罩扣在底板3的上面,因在罩体1的下边缘制作有三个支脚4,起到了支撑罩体1的作用,以便扣在底板3上时,在罩体1和底板3之间有一间隙,可使蟑螂爬入到罩体1的下面。所说的底板3,大体上也分为三层,请参阅图2,下层板31为一有一定硬度不易变形的塑料板或不易变形的其他材料制作,在下层板31上平放有一层滤纸32,滤纸32是一种易于渗透的纸张,可在滤纸32上滴上可引诱蟑螂的液体,如肉汤等引诱剂,更利于引诱蟑螂的爬入,在滤纸32的上面还有一层不干胶纸层33,在不干胶纸层33的朝上一面有不干胶,在蟑螂的爬入时可将其粘在胶上,所说的不干胶纸层33可在中间制作一圆洞,以便往滤纸层32滴入引诱剂时用,在不干胶纸层33的圆周边上,还可剪成锯齿状,以使不干胶纸层33下面的滤纸层32露出,以增加滤纸层32的挥发面积和不干胶纸层33的边长。
所说的滤纸层32也可以不用,只用热源2做引诱源就可以了,这样也能起到捕杀嫜螂的效果。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热诱蟑螂捕杀器的一个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罩体1为塑料模具一次成型的半圆型罩体,在罩体1的下边缘同时制作出三个支脚4,支脚4的高度大于底板3的厚度,可容蟑螂的爬入,在罩体1内部的顶壁固定安装有热源2,热源2为一红色目光灯,将红色日光灯螺固在罩体1内部的顶壁,其电源线5穿过罩体1顶壁与电源接通。其底板3为一三层的结构,下层板31为一塑料板,下层板31的直径大于罩体1的直径。在下层板31的上面平放有一层滤纸32,滤纸32的直径小于下层板31的直径,在滤纸32的上面平放有一层不干胶纸层33,不干胶纸层33的直径与下层板31的直径相同,在不干胶纸层33的中心制作一圆洞,可在这个圆洞内往滤纸层32上滴入肉汤做的引诱剂,在不干胶纸层33的周边剪成锯齿状,不干胶纸层33用双面的不干胶纸,以便将不干胶纸层33周边锯齿状的边缘贴附于下层板31上,这样可防止蟑螂爬入到滤纸层32与下层板31之间。
其工作过程是,在接通电源后,红色日光灯产生亮度和热量,吸引蟑螂爬入到罩体1下,又因在滤纸层32上还滴有引诱剂,所以也吸引蟑螂爬入到罩体1下,因罩体1下有一层不干胶纸层32,可将蟑螂粘住,所说的不干胶纸层32在灯光的烘烤下,其粘度会比在常温下增高许多,故粘住的蟑螂不会逃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一、因其是采用物理的方法,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体积小,所以其成本较低,便于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14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液晶光阀防眩眼镜
- 下一篇:体外接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