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扶拖拉机牵引机架无效
| 申请号: | 96240726.7 | 申请日: | 1996-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34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涂明华;李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B59/04 | 分类号: | A01B59/04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恒荪 |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扶拖拉机 牵引 机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扶拖拉机与配套农机具间的牵引挂接装置。
普通手扶拖拉机在田间(特别是水田)作业时,都是把农机具直接挂接在拖拉机的牵引挂接框上,操作人员则跟在机后手扶把手步行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也受到限制,手扶拖拉机的座位通常是在运输时使用。现有乘座型手扶拖拉机或耕整机都不具备偏牵引功能,以致农田边角地块的耕作尚不能根本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牵引机架,它既可挂接各种农机具又能供驾驶员乘坐操作,并可有效地解决边角地块的耕作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牵引框架是由四根杆件和两块支撑板组合成一空间四杆机构,四根杆件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两块支撑板的四个角位铰接,在前端牵引点处,安有一块与前支撑板固定在一起的扇形板,扇形板上沿圆周开有多个调节孔,当某个孔与位其下部的杆件固定时,牵引机架便形成一定的偏牵引角度,改变扇形板小孔位置便可调节偏牵引角度。农具挂接架固定在后支撑板的前侧,一垂直方向的销子和一水平方向的销子通过十字孔架将农具连接杆与挂接架铰接,使农机具既可作水平方向的移动,又可上下摆动。水平销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同方向的销孔,以调节耕深。左、右两根纵梁前段呈水平状,前端分别与牵引框架后支撑板后侧的左、右上角固定,纵梁中段呈斜线状,其上开有多个限位孔,限位挡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横向安装在纵梁中段的某限位孔上,纵梁后段呈水平状,座位固定在纵梁后段的上部,尾轮(水田作业时使用滑撬)安装在纵梁后段的下部。一根转轴通过轴承横向支承在左、右纵梁前段的上部,右纵梁的右方是一人字形摇臂控制杆,杆的后端是一脚蹬,前端与一连接杆铰接,连接杆上开有若干调节孔,连接杆的下端与一调节板铰接,形成一提升机构。限深纵杆的前端由农具挂接架上的水平销铰接在农具连接杆与农具挂接架的接点处,农具连接杆与限深纵杆呈一定角度,二者的某中点固定在调节板上,限深纵杆的后端放在限位挡杆上,起到限制耕深的作用。田间作业时,驾驶员在座位上用脚踩下脚蹬,提升机构便可将农机具提起。整个牵引机架由前支撑板与手扶拖拉机牵引框连接。
本实用新型大大减轻了田间作业时机手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边角地块的耕作问题。
其具体结构由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牵引机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1-手扶拖拉机,2-拖拉机牵引框,3-前支撑板,4-杆件,5-后支撑板,6-农机具挂接架,7-垂直销,8-水平销,9-销孔,10-纵梁,11-座位,12-尾轮,13-农具连接杆,14-连接杆,15-调节板,16-人字形摇臂控制杆,17-脚蹬,18-限深纵杆,19-限位挡杆,20-扇形板,21-偏牵引调节孔,22-限位孔,23-转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牵引机架的具体细节及工作情况如下:
牵引框架由四根杆件(4)和两块支撑板(3)、(5)组合成一空间四杆机构,四根杆件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两块支撑板的四个角位铰接,在前端牵引点处,安有一块与前支撑板(3)固定在一起的扇形板(20),扇形板上沿圆周开有多个调节孔(21),改变孔位便可得到相应的偏牵引角度。农具挂接架(6)固定在后支撑板(5)的前侧,垂直销(7)和水平销(8)通过十字孔架(图中未画出)将农具连接杆(13)与挂接架(6)铰接,这样农具既可作水平方向的移动,又可上下摆动,水平销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同方向的销孔(9),用以调节耕深。左、右两根纵梁(10)前段呈水平状,前端分别与牵引框架后支撑板后侧的左、右上角固定,纵梁中段呈斜线状,其上开有多个限位孔(22),限位挡杆(19)安装在限位孔上,纵梁后段呈水平状,座位(11)固定在纵梁后段的上部,尾轮(12)在纵梁后段的下部。转轴(23)通过轴承横向支承在左、右纵梁前段的上部,右纵梁的右方是一人字形摇臂控制杆(16),杆的弯点部固定在转轴右端,杆的后端是脚蹬(17),前端与连接杆(14)铰接,连接杆的下端与调节板(15)铰接,形成一提升机构。限深纵杆(18)的前端由水平销(8)铰接在农具连接杆(13)与农具挂接架(6)的接点处,农具连接杆(13)与限深纵杆呈一定角度,二者的某中点固定在调节板(15)上,限深纵杆(18)的后端放在限位挡杆(19)上,起到限制耕深的作用。需要提升农机具时,一踩脚蹬(17)便可实现。整个牵引机架由前支撑板(3)与手扶拖拉机(1)的牵引框(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07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动提升更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径涡轮式超细粉气流分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