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96240044.0 | 申请日: | 1996-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69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林波;朱永达 |
| 主分类号: | B62M23/02 | 分类号: | B62M23/02 |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久利 |
| 地址: | 0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助力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
现行的电动自行车,一般是在自行车上增设直流电动机和电池电源而构成。存在以下缺点:
1.能源浪费大
由于直流电机具有转速降低电流增大的特性,使电动自行车在起动、低速行驶及减速时,能耗高,电池工作效率低。
2、人力和动力不能很好配合
现有电动自行车虽被称为电动助力自行车,实际上完全不是自行车,而是一种小型机动车,在正常行驶时,完全依靠机械动力,只是在启动时需要人力帮助弥补动力不足,无法在行驶时做到人力与电动力的配合。
3、车体笨重
由于耗电量大,所配置的蓄电池又大又重,使动力机构安装后整体车重比普通自行车高出许多。
4、安全性差
由于是小型机动车,操作起来不方便,易发生交通事故,可能要受交通管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电动自行车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耗小、人力与机械动力可有效配合、辅助动力机构体积小、重量轻、且行驶操作方便安全的电动助力自行车。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体,在两车把中间安装有能源转换控制器和仪表盘,在车贷架的下面设置有蓄电池,在车后转动轴内设置有固定于车后轴上的微型交流电动机,该电动机的电机轴为一套置于车后轴上的齿轮轴,其齿轮轴经相互啮合的双齿齿轮、内齿齿轮及超越离合器传动与车飞轮固定相连的转动轴,在电动机外壳上设置有对应于转动轴的速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采用了电能变换调控装置,将过去认为不适合作为车辆动力的交流电动机应用于电动自行车,充分发挥其在低速和起动时电流小、能耗低的特点,在同样容量下较现行电动自行车的行程增加三倍以上,大大提高了蓄电池的工作效率,减小了蓄电池的体积和重量。
2、电动力只起辅助作用,且根据人力需要提供助动牵引力,人骑车动,人不骑车就停止,车速与普通自行车一样由人自己拉制,使其既具有电动自行车省力轻快的性能,又具有同普通自行车一样骑行安全的特点。
3、辅助机构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在无电源情况下骑行几乎不增加阻力,兼有普通自行车的性能。
附图1是本电动助力自行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自行车电动机、变速机构、转动轴及车后轴配置结构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给出的,本电动助力自行车具有一自行车体1,在两车把中间安装有能源转换控制器3和仪表盘2。能源转换控制器可接受传感器传递的速度信息,通过调控芯片来调控电压、频率,根据人的需要调节辅助电动力的大小;仪表盘上配置里程计、速度表和电池电量表。蓄电池4固定在自行车货架的下面,可采用普通铅酸免维护蓄电池。微型交流电动机5固定于车后轴14上。
如附图2给出的,电动机5安装在转动轴6内,其壳体15与车后轴固定。电动机的定子7固定在壳体上,转子12与电机轴13固定装配。该电机轴为一齿轮轴套置在车后轴14上,其轮齿与一固定于电机壳上的双齿齿轮8啮合,该双齿齿轮的另一级轮齿与置于车后轴上的内齿齿轮9啮合构成行星轮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通过固定于转动轴内的一棘轮超越离合器11传动与飞轮10固定联接的转动轴6。速度传感器16固定在电动机壳体上与转动轴6对应处。
本电动助力自行车的车体不动时,由传感器控制自动切断电源,当车速超过一定值时,电源接通,根据电脑设定的程序控制电源向电动机输出一定电流,使电机按照设定的程序和人力保持同步转动,并提供预定的辅助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林波;朱永达,未经杨林波;朱永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0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机输送链条纠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助力车减速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