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曲形名优茶做形机无效
| 申请号: | 96239680.X | 申请日: | 1996-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865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倪德江;陈玉琼;田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 代理公司: |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红兵 |
| 地址: | 43007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卷曲 名优 茶做形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机械。国际专利分类号为A23F3/12。
名优茶是我国茶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近年来发展迅速。各产茶省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基本上形成其独具特色的产品。然而,大部分名优茶靠手工制作,生产成本高,生产率低,产量少,价格昂贵。因此,实现名优茶机械化加工已迫在眉睫。实现名优茶加工机械化的前提条件是各工序实行机械化加工,目前我国已成功地开发出名优茶杀青、揉捻和干燥机械。在做形机的研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已开发出扁形、形、圆形做形机,但其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名优茶中,卷曲形茶占有较大比重,其产量几乎占全国名茶总量的40%,但做形仍主要靠手工进行。
目前制茶行业广泛使用的揉捻机是由曲臂、框架、揉桶、加压盖、加压臂、立柱、手轮、出茶门装置、揉盘、传动箱和电动机组成,其作用是将杀青叶揉捻成条状。其缺点是由于没有加温和抽湿装置,不能实现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既能够机械化操作,又能实现卷由形名优茶做形的边干燥边做形的一体化茶叶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卷曲形名优茶做形机,由卷茶机构,由臂回转机构和机械传动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茶机构中的揉桶4桶壁上开有孔并呈封闭状,该揉桶的上方有一园形的开孔的加压盖5,其上方固连一个电加热装置,所述的加压盖5与一个主加热器13通过螺栓连接成电加热室,加热室上方安装有固定支架9,其上安装有风机10,风道11与风机10套接后,插在加热室盖板6的风道口上。
加热装置为一桶形装置,其内环壁上敷设有由电热元件和导热材料构成的主加热器13,在主加热器13内等距套装有四个副加热器14作补偿加热,该加热装置附近装有一个控温仪表8。
所述的风机10装在所述的加热装置上方,通过风管11将冷空气引入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与所述的揉桶连通,其间有一带孔园形加压盖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茶条在做形过程中受扭曲力的作用,边成形边干燥,在散失水分的同时成为卷曲形状,达到做形的目的。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1.曲臂;2.揉盘;3.框架;4.带孔揉桶;5.带孔加压盖;6.带孔盖;7.热电偶;8.仪表及控制器;9.固定支架;10.风机;11.风道;12.加压臂;13.主加热器;14.副加热器;15.主柱;16.手轮;17.出茶门装置;18.传动箱;19.电机。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装置A-A剖面示意
图中标号:13.主加热器;14.副加热器;5.加压盖开孔排列。
加热装置位于卷茶机构的上方,固定在带孔加压盖[5]上,上方主加热器13的加热元件是1Cr18Ni9Ti电阻丝,填充物为云母片,置于薄片不锈钢片中,在外层不锈钢的内壁可置一些均匀的石棉保温材料。主加热器功率为1-1.5kw。付加热器的加热元件为硅碳棒,功率为300W。热风温度可由带热电偶7的温度自动控制仪表8来控制。
排湿装置由风机10,通风道11和固定架9组成。由风机10产生的冷风,经过通风道11,再由加热器13加热后通过加压盖5的孔洞传递给茶叶,提高叶温,排除湿汽。
带孔揉桶4呈桶形,上面分布有规划的小孔。其作用是排除茶叶受热散发的水汽,以获得香气高鲜、滋味鲜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符合卷曲形名优茶手工做形原理,满足名茶边做形边干燥的工艺要求。
2.制茶品质优异:所制卷曲形茶外形条索紧细呈卷曲状,色泽绿润,白毫显露,内质香气栗香高长,汤色绿明,滋味鲜醇。同手工做形相比,机制卷曲形茶外形更均匀、整齐、香气高鲜,汤色绿。
3.制茶工效高:手工做形一次需1.5h,干茶重不超过0.25kg,而机械做形只需15-30min,干茶重0.5-3kg。制茶工效提高10倍以上,成本大大降低
4.一机多用:该机除满足卷曲形茶做形外,还适合于条形茶做形和毛峰茶提毫作业。此外,还可作为揉紧茶条的机械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96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