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识别焦炉炉号自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38841.6 | 申请日: | 1996-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80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霍列斌;胡汉;黄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B7/14 | 分类号: | C10B7/14 |
| 代理公司: | 鞍山热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庆禄 |
| 地址: | 11400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识别 焦炉 自动装置 | ||
1.一种动态识别焦炉炉号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编码板(1)和编码识别传感器(2)组成的,编码板(1)与焦炉车辆轨道等长平行布置,编码识别传感器(2)设在焦炉车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识别焦炉炉号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编码板(1)是由混凝土底板(3)和镶嵌其上的金属条(4)组成的;底板(3)上横向等分成与最大炉号所需的二值代码位数相等的条型区域,其宽度应等于或大于每个金属条(4)的宽度,而金属条(4)的宽度和厚度由编码识别传感器(2)的探头宽度决定,金属条(4)的长度等于焦炉相邻炉孔中心线的间距,对应每个焦炉炉孔设置的每组金属条(4)的数量和分布由其对应的焦炉炉号和二值编码规则决定,可在二值代码的“0”值位对应的底板(3)上条型区域镶嵌金属条(4),而在二值代码的“1”值位对应的底板(3)上条型区域不镶嵌金属条(4),也可按相反的规则镶嵌金属条(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态识别焦炉炉号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编码识别传感器(2)是由托架(5)和接近开关(6)组成的,接近开关(6)的数量和位置应与编码板(1)中底板(3)上条型区域一一对应并固定在托架(5)上,接近开关(6)的探头与编码板(1)之间的净距应小于其对金属条(4)的有效作用距离,托架(5)固定在焦炉车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88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荧光灯用阻抗式镇流器
- 下一篇:一种激光防伪打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