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流式高炉风口无效
| 申请号: | 96238550.6 | 申请日: | 1996-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53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甲义;李家奇;曾繁俊;邓学铮;张维江;张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甲义 |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 |
| 代理公司: |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艳荣 |
| 地址: | 11400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流 高炉 风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送风系统装置,是一种高炉送风的风口。
目前,国内炼铁高炉送风,仍较多采用紫铜空腔式风口,由于设计中的缺陷,风口前端冷却效果欠佳,熔损严重,其前端下部熔损占80%左右,近年来,国内虽然也有采用其它形式的风口,比如在风口壳体内采用循环水对风口进行冷却,但其结构复杂,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冷却的效果也不太理想,而且是一次性使用,因此,风口是高炉炼铁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风口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喷流式高炉风口,以满足炉铁送风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不改变现有空腔式风口形状、结构尺寸、出入口位置和材质的情况下,只在空腔体内增加一套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形式为:进水口接冷却管,冷却管的前端接冷却环,冷却环上置有n(n≥4)个不同口径的喷嘴,为了安装方便及再生,将风口壳体分为两部分,风口壳体及前帽,安装好冷却装置后焊接在一起,一旦发生风口熔损,只是风帽损坏,割下前帽重新更换前帽,不影响风口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n(n≥4)个喷嘴具体是这样的,冷却管端部喷嘴口径最小,与其相邻的喷嘴稍大一些,依次口径逐渐增大与冷却管端部喷嘴相对的喷嘴口径最大,为保证喷嘴向风口喷射时的压力,制造时喷嘴加工成锥形的。n(n≥4)个喷嘴口径的面积之和要小于进水口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喷流式高炉风口,使热交换主要在风口前端进行,用不同口径的锥形喷嘴,对风口的不同部位,喷射不同的水量,使高温易损位置得到强化冷却,其结构合理,冷却效果好,减少了高炉风口熔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具体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如图所示,风口壳体为两部分构成,壳体9与前帽10,进水口1接冷却管2,冷却管2的前端接冷却环4,冷却环4上置有四个喷嘴,喷嘴3,喷嘴4,喷嘴6和喷嘴7,喷嘴都为锥形的,其口径不相同。冷却管2端部的喷嘴3口径最小,喷嘴5、喷嘴6的口径稍大些,喷嘴7口径最大。风口壳体采用两部分结构是为了便于安装冷却装置及风口的再生,一旦风口发生熔损,更换新的前帽,可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过程是这样的,冷却水经进水口1进入冷却管2,在冷却管前端的喷嘴3处,喷出少量冷却水,管内冷却水进入冷却环4两端,通过喷嘴5、喷嘴6喷出部分冷却水,剩余的冷却水汇集一起,经喷嘴7全部喷向风口前端下部,对高温区进行强冷,使该部位冷却效果提高15~20倍,冷却水最后从出水口8排出。
为保证喷嘴有一定压力,又兼顾有足够的冷却水流量,其喷嘴口径总面积与进水口截面面积最佳比值为0.7~0.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甲义,未经张甲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85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遥控发射器
- 下一篇:一种方便的郊游饭菜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