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弧形梁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96238315.5 | 申请日: | 1996-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719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 |
主分类号: | B62K3/10 | 分类号: | B62K3/10 |
代理公司: | 辽宁利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忠达 |
地址: | 11000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自行车结构的改进。
目前的自行车的车架多为菱形结构,不仅费材料,而且加工工艺复杂。另外,车身长(如26自行车全长为1700mm),转弯半径大,不方便,后轮较大,重心高,稳定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自行车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弧形梁和立式前驱动变速装置的自行车。
弧形梁自行车,包括前、后车轮,链条,前叉,车梁,货架,挡泥板,车闸,曲柄,脚蹬和立式前驱动变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
1、车梁由单根弧形梁构成,后车轮(即被动轮)比前轮(即主动轮)小;
2、前叉的立管的下端不在前叉肩的中心,而是偏向左边,前叉的2个叉脚装在立式前驱动变速装置中的中轴上。
3、立式前驱动变速装置,包括变速链轮组合件和前轴组合件。变速链轮组合件,由夹子、轴、左链轮、右链轮、左隔套、右隔套、轴承、轴承盒。夹子的后端焊在轴承盒上。装配时,将轴承盒和轴承装在轴上,再将轴承推入轴承盒内,再从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依次将左隔套、左链轮、右隔套、右链轮套装在轴上,轴的两端用螺母锁紧。再将夹子用螺丝把在前叉的右侧叉腿上。通过沿叉腿向上或向下移动夹子,可调整链条的松紧,调整好夹子位置后,用螺丝把紧。前轴组合件,包括左曲柄、右曲柄链轮、左前叉轴承盒、右前叉轴承盒、左前叉轴承、右前叉轴承、左轴承、右轴承、左隔套、中隔套、右隔套、轴皮、中轴、飞轮。
装配方法是:1、将飞轮装在轴皮上,将中间隔套装入轴皮内,再在轴皮两端装入左轴承和右轴承。2、将左前叉轴承、右前叉轴承,分别装入左前叉轴承盒和右前叉轴承盒内。3、将中轴依次穿过左前叉轴承、左隔套、左轴承、中间隔套、右轴承、右隔套和右前叉轴承,并用螺母背紧。最后将左曲柄和右曲柄链轮分别装在中轴的两端。4、右曲柄链轮上的牙盘通过链条与右链轮联结,飞轮通过链条与左链轮联结。
本实用新型的鞍座的下端设置在弧形梁上。本实用新型其它部件,如前、后车轮、货架、挡泥板、车闸、曲柄、脚蹬等的组装与普通自行车的组装方法相同,故不叙述。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将普通自行车的中轴和主动轮轴改为一根轴,这样改动后,车架可简化为一根弧形梁,不仅节约了材料,减轻了重量,而且简化了制造工艺。
2、车长度缩小了。前后车轮中心距离为650mm,全长仅1235mm(26自行车全长度1700mm),这种车在行驶时转变半径小,提高了灵活性。另外,由于车长度很短,减少了自行车存放空间位置,摆动方便。另外,后轮比前轮小,降低了重心,提高了骑行的稳定性。
3、前后车轮的轴部件,由原来的挡、钢球、碗等形式,改用轴承。这种结构不仅安装方便,不须要调整,而且使滚动能力增强,使骑行更加轻快。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变速链轮组合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前轴组合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车梁结构示意图,图5是车梁俯视图,图6是车叉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弧形梁自行车,包括鞍座46、车把44、前轮49、后轮48、前叉5、车梁1、货架50、挡泥板6、车闸45、脚蹬9和立式前驱动变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
1、车梁1为单根弧形梁,车梁1的后端2个叉腿分别装在后车轮的轮轴的两端,其前端焊固在前叉5的立管2上,在弧形梁1和前叉5之间焊上加强筋板3。在车梁1上焊固有2个带滑槽的调整板4。鞍座46的支杆47的下端的2个支脚分别插入2个调整板4的滑槽内,并用螺母紧固。这种结构使鞍座的位置可前后调整。
2、立式前驱动变速装置,包括变速链轮组合件和前轴组合件。
变速链轮组合件,包括夹子10、轴承盒11、轴承盒盖12、隔套13(即左隔套)、隔套17(即右隔套)、轴14、链轮15(即左链轮)、链轮20(即右链轮)、轴承18。链轮15、隔套13、轴承盒盖12、轴承18、轴承盒11、隔套17、链轮20依次装在轴14上。轴承18位于轴承盒11内,轴承盒盖12用螺丝固定在轴承盒11上,轴14的两端分别用螺母16和19紧固。夹子10焊固在轴承盒11上。夹子10用螺丝固定在前叉5的右侧叉腿8上,并可上下移动,来调解链条42的松紧
前轴组合件,包括左曲柄21、右曲柄链轮29、轴承盒22(即左前叉轴承盒)、轴承盒30(即右前叉轴承盒)、隔套23(即左隔套)、隔套25(即中间隔套)、隔套28(即右隔套)、轴皮24、中轴26、飞轮27、轴承33(即左前叉轴承)、轴承34(即左轴承)、轴承35(即右轴承)、轴承36(即右前叉轴承)、轴承盒盖37、轴承盒盖38。
装配方法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未经刘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83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段式简易高低调整装置的跑步机
- 下一篇:稳压永磁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