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瓶塞无效
申请号: | 96237577.2 | 申请日: | 1996-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6937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鹰 |
主分类号: | B65D49/04 | 分类号: | B65D4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瓶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容器的塞子,特别是名贵酒类的瓶塞。
现有各类液体容器尤其是酒瓶的塞子(或盖子)的结构一般较为简单,其功能仅仅只是密闭瓶体,而不具有防伪功能。有些酒瓶在用完其中的酒后,可轻易倒入液体,而不损坏瓶口的包装,其它贵重液体类产品也有类似情况,使一些防冒者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将用过的瓶子和塞子收集起来,充进廉价的甚至是劣质的产品后,再推向市场牟取暴利,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瓶塞,这种瓶塞允许从瓶里倒出液体,又能阻止将瓶外的液体充入瓶中,可实现市场急需的防伪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伪瓶塞,包括圆筒形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部内侧设有上挡板,上挡板上设有若干分流孔;所述壳体的下端部设有下挡板,下挡板的正中间设有圆形出液孔;在所述壳体内,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的空间里设有活动球,活动球的球径比出液孔的孔径稍大。
如上所述的防伪瓶塞,可以压入瓶口中与瓶口平齐(或较瓶口稍低),或者外加一固定套,使瓶塞与瓶口连为一体,不将瓶子或瓶口包装破坏,就无法取出瓶塞。将采用此瓶塞的瓶子倾斜到一定程度时,活动球离开下端出液孔,瓶中的液体穿过出液孔进入瓶塞的内部空间,然后从设于上挡板上的分流孔流出瓶外,从而实现了倒出液体的功能。而当瓶体正立或倾斜角度不大时,活动球在重力作用下下滑并将下端的出液孔封住,使瓶外的液体无法充入瓶中,从而实现了防伪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伪瓶塞第一实施例的纵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伪瓶塞第二实施例的纵截面图。
如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防伪瓶塞,包括圆筒形壳体1,壳体1的上部内侧设有上挡板2,上挡板2上设有若干分流孔3;壳体1的下端部设有下挡板4,下挡板4的正中间设有圆形出液孔5;在壳体1内,上挡板2与下挡板4之间的空间里设有活动球6,活动球6的球径比出液孔5的孔径稍大。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上段较下段粗,在上、下段交接处形成一个阶梯7,使用时,阶梯7以下部分压入瓶口中,阶梯以上部分处于瓶口外并通过一定装置与瓶口紧固联接。本实施例中,上挡板2离开壳体1上端部一定距离,在壳体1上端部形成一个凹坑8,凹坑8的作用在于汇集各分流孔流出的液体,便于倒入另一容器中。本实施例中在上挡板2的下侧中部设有一个与活动球6对应的凹坑9,凹坑9的设置,使活动球6有更大的退让空间,便于从瓶中倒出液体。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外壳10和内蕊11两个部分,其中内蕊11为一与所述外壳10下段内壁相对应的套筒形结构,位于外壳10的下段内侧并与外壳10相套合;所述下挡板4与内蕊11的下端部连为一体,内蕊11的设置,方便了塞子的装配,尤其便于装入活动球6。
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防伪瓶塞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是壳体1外壁无阶梯结构,这种塞子可以全部压入瓶口,使其上端与瓶口平齐或略低于瓶口,这种瓶塞不加其它固定装置也难于从瓶口中取出。二是其上挡板2的中部设有孔12,并在孔12与内蕊11的上端部间设有一个控制阀13,控制阀13的纵截面总体上为一丁形结构,上部为一套杆14,套杆14的横向尺寸与孔12的尺寸相对应;控制阀13的下部为柄形结构15,柄形结构15的直径与内蕊11的上端部孔径相对应。当瓶子倾斜到一定角度时,控制阀13沿孔12离开内蕊11的上端开口,让瓶中的液体流出;当瓶体正立或倾斜角度不大时,控制阀13沿孔12下滑并将内蕊11的上端开口封住,阻止瓶外液体充入,控制阀13与活动球6一起实现了双重防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鹰,未经王海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7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