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加式节能炉无效
| 申请号: | 96237281.1 | 申请日: | 1996-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955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程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树新 |
| 主分类号: | F24H1/36 | 分类号: | F24H1/36 |
| 代理公司: | 肇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龙健全 |
| 地址: | 526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叠加 节能 | ||
一种节能锅炉,属于热交换装置类。
现有的锅炉基本上是通过炉底面传热,而底面的面积有限,因此其热交换效率低,能耗大。
本技术方案通过炉内独特的叠加方式扩大了热交换面积,克眼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提高热交换率、节约能源之目的。
本方案由炉体、进水口、蒸气出口、水龙头、炉口、风机、圆锥形火道、柱形火道、余热隔板,余热传导片、保温层、炉堂和炉坐构成。其特征在于圆锥形火道由内外两层金属圆锥面之间隙组成,而在外层圆锥顶开有缺口,在圆锥形火道底面设有水通道,各圆锥形火道通过圆锥底之间、圆锥顶之缺口之间以及水通道之间相互叠加连通,最上层的圆锥形火道缺口与柱形火道相连通,使得各圆锥形火道、柱形火道以及炉堂连成一条密封的火道。底面叠加的两个圆锥形火道的内层圆锥面所围成之空间经水通道与炉内相通,可盛水。因此,圆锥形火道内外两个面均可以和炉水发生热交换,极大地提高了热交换效率。余热隔板将炉内分隔为上、下两部份,上下两部份的水可通过余热隔板上的孔流通。在余热隔板的上方有若干块余热传导片固定在柱形火道的外壁。柱形火道内的余热通过柱形火道外壁、余热传导片以及余热隔板,将上部份的炉水预热加温,不但提高了热利用率,而且减少了炉内,上下部分水的温差,缩短了锅炉加热的时间,节约了能源。柱形火道还起到加速炉火流动,使燃料燃烧更充分的作用。另外炉堂置于炉内同样扩大了热交换面积。此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炉堂内设置可移动的燃油液化炉头,以柴油等作燃料;也可以烧煤、柴(只要将炉头卸下即可),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热交换面积大、热效率高、节省能源、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圆锥形火道俯视图
图3、圆锥形火道立体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之实施例对本方案进一步详述。
叠加式节能炉由炉体、保温层6、炉口7,炉坐12、液化炉头13、炉堂14、风机B、进风口15、若干个圆锥形火道1、柱形火道2,若干余热隔板4,余热传导片5、进水口9、蒸气出口10和水龙头16组成。如图3所示、圆锥形火道1由内外两层金属圆锥面之间隙组成,且外层圆锥顶开有缺口19,底部有水通道3。各圆锥形火道1通过圆锥底通道之间、水通道3之间、锥顶缺口19之间相互叠加连通,最上层的圆锥形火道1的缺口与柱形火道2连接,上述所有接口均密封紧固,因而形成一条封闭的烟火道(如图1所示)。而底面叠加的两个圆锥形火道1的内层圆锥面所围的空间17经水通道3与炉内相通,可盛炉水。余热隔板4将炉内分隔成上、下两部分,这两部分的炉水可通过余热隔板4上的孔流通。在余热隔板4上方、柱形火道2的外壁固定有若干块余热传导片5、这部分的炉水可吸收柱形火道、余热传导片5以及余热隔板4上的余热加温,既充分利用热能,亦降低炉内上下部分炉水的温差,缩短锅炉的加热时间,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此外炉堂14置于炉内,亦扩大了热交换面积,而柱形火道2的设置还起到加速热流动(如图1“→”所示)作用、使燃料燃烧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炉顶部装有自动进水装置18,炉内设置有缺水自动关油(风)浮子11控制燃油(风门)的供应油路(风门开关),当锅炉水位下降到相应位置时,自动进水装置9便自动开启,向炉内注水,或者缺水自动关油(风)浮子11上浮,从而切断燃油供应(关闭风机),使炉火熄灭,起到缺水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树新,未经程树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7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防盗密码锁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公共场合的射水洁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