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叶式压缩机无效
| 申请号: | 96236166.6 | 申请日: | 1996-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1087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生;束鹏程;郭蓓;胡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4C18/22 | 分类号: | F04C18/22 |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文英 |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叶式 压缩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叶式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缸体型线为组合曲线、滑槽偏心设置,内部具有自润滑功能的旋叶式压缩机。
旋叶式压缩机是指一种缸体壁面型线由光滑连接的圆弧段,高次曲线段、三角函数段构成,在转子轴上开设有多个偏心滑槽,滑槽中放置有分隔压缩室的滑片,转子轴转动时,每两个滑片之间的压缩室容积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吸气、压缩和排气目的的压缩机。在中国专利CN85103435所述的类似结构中,转子轴被分成偏心轴和回转活塞两部分,回转活塞在偏心轴驱动下与缸内内壁面相啮合,缸体的内壁面是一条圆弧曲线,缸体上开设有一个径向滑槽,滑槽中的滑片端部与回转活塞的外壁面接触并把压缩腔分隔为高低压力区,采用间断性的压差供油方式。这种结构的压缩机有以下缺点:(1)靠缸体内壁面与回转活塞的线啮合,滑片与回转活塞的线啮合来密封高低压力区,密封效果很差;(2)只设置一个滑片,滑片的受力状况和压缩机的振动、噪声都比较大;(3)间断供油方式不利于压缩机启动阶段的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体型线由圆弧、高次曲线、三角函数曲线组成、滑片偏心配置的旋叶式压缩机,具有润滑充分、密封可靠、滑片受力变化较小、压缩机噪声、振动低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壳、端盖及转子轴,机壳上设有排气孔,端盖上设有吸气孔,机壳内安装有缸体,缸体内偏心安置有多个滑片。滑片的头部与缸体的缸壁面啮合并把缸体和转子轴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压缩室。缸壁面为依次光滑连续的圆弧段、高次曲线段、三角函数段组成的型线。滑片的头部曲线是一条包络线或圆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机壳8,机壳8上设有排气口13,端盖23、端盖23上开设有吸气口22,一个装在机壳内的缸体32、位于其相对两端侧板15、25之间且转子轴28通过该缸体和两块侧板,由两侧板中轴承9、29支撑,多个偏心安装在缸体32的滑槽40中的滑片39,滑片39的头部与缸体32的缸壁面32a啮合并把缸体32和转子轴28之间的空间28a分隔成多个压缩室,滑片39的偏心安置是指转子轴上的滑槽40的中心线40a与转子轴28的中心线28b相距为a,a的取值范围是0≤a<d/4,d为转子轴28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在转子轴28上开设有偏离转子轴中心的滑槽40、与滑槽40的底部空间40a相通的由转子轴28的端部和侧板15形成的空间6,空间6与侧板15上开设的孔15a相通,孔15a开至端板7上开设的油气分离室12;在侧板15上开设有上油孔5,上油孔5的上端开至轴承9的表面,下端与储油槽2相通,左端与侧板15上开设的油孔1相通;在缸体和侧板上开设有相通的油孔30和31,油孔31的右端与孔1相通,油孔30开至轴承29的凹槽29a中,凹槽29a通过侧板25上的斜槽24与侧板25上开设的环形空间15a相通。
储存在油槽中的润滑油在压差△P的作用下沿侧板15上的油孔上升至轴承9的表面,通过侧板与缸体上的油孔1、31、30进入凹槽29a中,压差△P是这样形成的:机壳8中的气体压力为Pd,空间6中的气体压力为Pc、Pc与吸气压力Ps,排气压力Pd的关系是:Ps<Pc<Pd,凹槽29a中的气体压力为Pcl(压缩机工况稳定后Pc1变为Pd,且Ps<Pcl <Pd,△P=Pd-Pc或△P=Pd-Pcl,Pc和Pc1也可能是相同的值,到达凹槽29a中的润滑油除润滑轴承29外,还通过斜槽24进入环形槽15a中,在环形槽15a中的润滑油对转子轴28的端面施加一轴向推力,以平衡转子轴28另一端的空间6中的气体或油气混合物对转子轴施加的轴向推力,环形槽15a中的润滑油在润滑转子轴28与侧板25的相对运动的端平面后进入压缩腔,对压缩腔中的各互相摩擦面进行润滑并随高压气体经缸体上的排气孔35排至空间19中。到达轴承9的润滑油对轴承表面进行润滑,并通过轴承间隙进入空间6中,进入空间6的润滑油中的极小部分通过侧板15和转子轴28的端面间隙进入压缩腔,而绝大部分则进入滑槽40与滑片39顶部的间隙40a中,在润滑滑槽40与滑片39的相对运动面后进入压缩腔,并随高压气体经排气孔35进入空间19中。进入空间19中的油气混合物通过侧板上的气道17进入油气分离室,经油网14过滤后润滑油经回油孔10回落至储油槽2中,完成一次油循环。而高压气体则经过排气孔1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6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保特瓶提带
- 下一篇:可弹射物体的马达驱动新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