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滤清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36140.2 | 申请日: | 1996-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782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家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3C3/06 | 分类号: | B03C3/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文英 |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滤清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中的分离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空气滤清器。
传统的内燃机空气滤清器的重要部件是圆筒状的滤芯。滤芯用微孔滤纸、毛毯或丝网等材料制成。为增加过滤面积,微孔滤纸折成波状。传统的使用滤芯的空气滤清器不足之处是:内燃机进气阻力增加,充气效率下降。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滤芯被灰尘阻塞,进气阻力进一步增加,内燃机功率下降,油耗上升。以微孔滤纸作的滤芯,要定期更换,增加了内燃机的运转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使用滤芯,除尘效率高,进气阻力小,降低内燃机运转成本,提高内燃机功率、降低油耗,降低内燃机排气有害成份的空气滤清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盖、除尘部件及内外壳。除尘部件设置除尘极板,除尘极板与外壳间绝缘,外壳底部设有油池,油池平面与内壳及极板间有空气通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除尘极板电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除尘极板电原理图。
实施例1。上盖1为圆盘状,内壳4为圆筒状,下部带喇叭口,用螺钉螺母与上盖1连接。除尘高压极板3的阴阳极为板状,中心开有大孔,大孔周围均匀布有小孔,阴阳极板的小孔孔心的错置。阳极板上垂直焊有放电针,放电针尖位于阴极板小孔中心。阴阳极板交错等距,绝缘地用螺钉固定于内壳4上。阴阳极板分别串接用导线引出接于电原理图图2或图3的正、负极上。进气管8为圆筒状,桶状外壳5焊接在进气管8上。上盖1用螺杆6蝶形螺母2定位固定,螺杆6下端以十字叉与进气管8焊接固定。油池7油面在内壳4喇叭口平面之下。
实施例1的电原理图2中,12V电源正极与电容C1正极、电阻R1、集成块IC和三极管集电极连接在一块,C1负极接电源负极,R1另一端与电阻R2和IC连接,R2并接于IC上并与电容C2相连,C3一端连接于IC,另一端与C2一起并接于电源负极上,IC的输出通过电阻R3加在三极管基极上,三极管发射极输出到变压器B初级,B初级另一端接电源负极和输出高压正极,B的次级一端接电源负极,另一端接整流管D负极,D正极为高压直流输出负极。
实施例2的电原理图3中,24V电源正极接到电阻R1和变压器B的初级L2上,R1另一端与B初级L1连接,并接到电容C一端上,C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并接可调电阻R2一端和调节端。L1另一端加在三极管基极上,三极管集电极接L2另一端,发射极接R2的一端。B次级一端接整流管D负极、整流管正极获得直流高压负极,B次极中心抽头系直流高压输出正极,同时抽头线圈L4与氖灯ND并联。
12V直流低压(图2)通过电阻R1作用在振荡集成电路IC上,振荡电流经电阻R3、三极管BG放大作用于变压器B初级,在次级上产生高压,经整流管D成直流高压输出。电容C1系滤波电容。
实施例2图3的24V直流电通过R1,C阻容电路及变压器B初级,三极管BG形成振荡,变压器B次级产生高压,经整流管D成直流高压输出。可变电阻R2用来调节初级振荡频率。氖灯ND作指示用。
本实用新型可将内燃机进气中的灰尘除去,除尘效率高,进气阻力小,内燃机运转成本低。静电除尘同时产生臭氧,内燃机燃烧更充分,排气中有害排放降低,功率提高,油耗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6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发光元件指示标志装置
- 下一篇:休闲游览脚踏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