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锅炉链带式分层给煤机无效
| 申请号: | 96236042.2 | 申请日: | 1996-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8148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支立;耿生斌;张利民;张志刚;刘仲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大动力成套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K3/16 | 分类号: | F23K3/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文英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锅炉 链带式 分层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正转链条炉排工业锅炉用链带式分层给煤装置。
对普通的链条炉排工业锅炉而言,原煤从煤斗经过煤闸板进入炉排,由于煤层密实,颗粒大小分布不均,造成漏煤量大,煤层通风条件不良,炉渣含碳量高,运行效率偏低,难以达到设计值。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滚筒式给煤机是由山东章丘圣火科技有限公司于93年8月提出的,它采用滚筒将煤送到筛子上,筛子将煤分成大小不等的颗粒在炉排上形成上小下大的分布,成功改善了煤的燃烧状况。但是由于滚筒是圆柱形的,在煤斗内会形成煤的死角,而且当煤的湿度较大时难免会打滑,煤层难以准确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转链条炉排工业锅炉的链带式分层给煤装置,能有效改善煤层通风条件,降低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炉排漏煤,且传送平稳,不打滑,无死角。
本实用新型包括置于煤斗本体内的筛子、链条、手轮、煤闸板及给煤机构,给煤机构固定于煤斗本体中下部位,筛子置于给煤机构的后下方,给煤机构与筛子之间安装有带链轮的导向轮,给煤机构主动轴左侧设有链轮与导向轮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给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煤斗本体1的外形与普通工业锅炉煤斗相同,给煤机构3通过螺钉2联接在本体1的两侧板上。支撑板9通过螺栓10固定在本体1的两侧板上。手轮11放置在支撑板9上,齿轮12固定在手轮轴13上,带有齿条14的煤闸板8位于齿轮12与本体1的后上板之间,转动手轮11,齿轮12带动齿条14和煤闸板8运动,达到调节煤层厚度之目的。链条5由外力驱动,带动给煤机构3和固定在侧板上的导向轮7,导向轮7上带一四齿链轮齿与齿间直线过渡,正常运行时作顺时针转动,周期性地拨动筛子6,使筛子上残留的煤通过振动,掉在下面,给煤机构两侧是角钢15中间焊有挡板17,前轴20和后轴23各带有两个链轮18,链条16带在链轮18上,刮板19为三角形,焊接在左右链条之间,链轮21固定在后轴20上。角钢4焊接在两侧板上,与锅炉炉排联接。给煤机构下部有两根管子24,由螺母22锁紧在槽钢15上,轴承25联接在后轴23上,拧紧螺母26,轴承25向后移动,链条拉紧。
本实用新型在煤斗内加一给煤装置、煤闸板和筛子。原煤从煤斗上部落在给煤装置的挡板上,链条带动刮板,将原煤经过煤闸板和筛子送入煤斗下部的炉排中,煤闸板用手轮带动齿轮与齿条装置来调节。其开度决定给煤量的多少。筛子将原煤分成大小不等的颗粒,大颗粒掉入炉排最前端,小颗粒掉在大颗粒上,随着炉排转动,形成原煤上小下大的层状分布,使得煤层通风条件改善,漏煤和燃烧热损失降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减少了漏煤率,提高了煤的燃烬程度;(2)煤种适应性好,着火快;(3)炉排后部挡渣器和出渣机工作条件改善;(4)便于拆卸、维修;(5)传送平稳可靠、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大动力成套技术公司,未经西安交大动力成套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6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