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密封式防伪瓶无效
| 申请号: | 96234024.3 | 申请日: | 1996-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86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金平 |
| 主分类号: | B65D49/12 | 分类号: | B65D49/12;//B65D10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防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容器,特别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内密封式防伪瓶。
酒和饮料等液态商品,通常采用瓶类容器包装,由于这类包装容器可以重复使用,故往往给制假者以有机可乘。他们利用回收的旧瓶,制造假冒伪劣的商品来蒙骗消费者,使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为了解决旧瓶回收制假的问题,有关生产厂家开始使用一次性防伪包装瓶。目前,这类一次性防伪包装瓶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通常是撬断瓶嘴,这种方法虽然能够防止包装瓶的重复使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玻璃碎碴及断口容易划破手指,操作安全性较差,启瓶后难以保证再次密封,给消费者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只能一次性使用,并且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的内密封式防伪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密封式防伪瓶由瓶体、内密封套、堵盖和外盖组成,其中堵盖为阶梯形,设有中孔,内密封套似“山”字形,底部设有环形易断槽,中心设有拉柄,内密封套环绕在堵盖小端的圆柱段上,并与瓶体内壁相互压紧,拉柄从堵盖中孔伸出,堵盖与瓶体用胶封固成为一个整体,堵盖上方设置有一外盖。
采用上述内密封式防伪瓶,使用时,必须利用拉柄将内密封套撕开方可饮用,而内密封套被破坏以后,因堵盖与瓶体已经用胶封固成为一个整体,故无法再恢复原密封状态,从而保证了瓶子只能一次性使用,达到了防止旧瓶回收制假的目的,外盖与堵盖中孔为过盈配合,可保证内密封套撕开后瓶内液体的密封,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为内密封式防伪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内密封式防伪瓶由瓶体(1)、内密封套(2)、堵盖(6)和外盖(13)构成,其中堵盖(6)为阶梯形,设有中孔(7),内密封套(2)似“山”字形,底部设有环形易断槽(4),中心设有拉柄(11),内密封套(2)环绕在堵盖(6)小端的圆柱段上,拉柄(11)从堵盖(6)的中孔(7)伸出,拉柄(11)上端设有环形防滑凸棱(10),以方便开启,瓶内灌装液体后,将堵盖(6)与内密封套(2)压入瓶腔,并使内密封套(2)与瓶体(1)内壁形成过盈配合,这时,瓶中液体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离,用胶将堵盖(6)与瓶体(1)封固,使两者成为一体。堵盖(6)上方设置有外盖(13),外盖(13)由内套(9)和外套(8)两部份构成,其中内套(9)上设有环形凸棱(5),内套(9)与堵盖(6)中孔(7)为过盈配合,以保证内密封套(2)开启后瓶内液体的密封,外套(8)与瓶体(1)为过盈配合或螺纹配合,其外壁上设有纵向防滑凸棱(12),以方便开启。瓶体(1)口部外壁设有一环形定位凸台(3),以防止外盖(13)旋入过度,压坏内密封套(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生产及使用均非常安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产品的一次性防伪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金平,未经杨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40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杆减震器
- 下一篇:直线型金属制品拉丝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