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蝴蝶无效
申请号: | 96233128.7 | 申请日: | 1996-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5675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龙云 |
主分类号: | A63H11/00 | 分类号: | A63H11/00;A63H29/2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谢焕武 |
地址: | 61007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蝴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装饰用品,尤其是一种仿真蝴蝶。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91209420.6号公开了一种仿真飞蝴蝶,该仿真飞蝴蝶具有电驱动装置、脉冲发生器和由钢丝支撑的模拟蝴蝶等部件,通过由电机、曲轴和连杆构成的电驱动装置对钢丝施以驱动力,进而让模拟蝴蝶运动。在上述产品中,利用脉冲发生器向电机提供断续电流,使电机时转时停,以便使模拟蝴蝶的运动状态较为逼真。但是,由于该电驱动装置仅仅使模拟蝴蝶向一个方向作旋转运动,与真蝴蝶相比较,其运动方式仍然有较大差异,且给人以单调乏味的感觉,从而存在着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产品的驱动机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仿真效果更好的自动蝴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现有产品的驱动机构改进为可提供往复旋转(正、反向旋转)力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蝴蝶具有基座、仿真蝴蝶体、弹性支承丝、连接体和驱动机构。弹性支承丝的上端固定于仿真蝴蝶体上,弹性支承丝的下端固定于连接体上,连接体与驱动机构相接。驱动机构由基座支承,且所述驱动机构特别地为往复旋转式驱动机构。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往复旋转式驱动机构可为多种形式。例如,可简单地采用由电子电路控制的往复旋转(正、反向旋转)式电机作为该往复旋转式驱动机构,直接将连接体固定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即可。另外,还可采用由动力部件(如电机或电磁铁、弹簧发条等)和传动机构共同构成的往复旋转式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中所设置的弹性支承丝为具有一定刚性的细丝,如金属或塑料及其它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细丝。仿真蝴蝶体和与之相连的弹性支承丝可设置一只、两只或多只。当采用两只或多只仿真蝴蝶体时,应将各弹性支承丝的下端均固定在同一连接体上。为达到较好的效果,建议采用每正转0.5~5圈、反转0.5~5为一周,频率为02~5周/秒的往复旋转式驱动机构。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蝴蝶时,所设置的往复旋转式驱动机构带动连接体和固定于其上的弹性支承丝作往复旋转运动,进而带动仿真蝴蝶体作往复旋转运动。由于物体的运动惯性和弹性支承丝传递运动的滞后效应,在往复旋转的转向过程中,仿真蝴蝶体的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均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呈现出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景像。当同时设置有两只或多只仿真蝴蝶体时,各蝴蝶体在运动过程中将更进一步产生来回飞舞、追逐嘻戏的效果。因此,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自动蝴蝶的仿真效果更好、观赏性更强,克服了现有产品运动方式单一、单调乏味的弊病。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图1是实施例中自动蝴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往复式驱动机构的放大结构图。
图3是A向局部视图。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自动蝴蝶具有基座1、仿真蝴蝶体2、弹性支承丝3、套筒式连接体15和特别设置的往复式驱动机构。弹性支承丝3的上端固定于仿真蝴蝶体2上,弹性支承丝3的下端固定于连接体15上。连接体15与往复式驱动机构相接。往复式驱动机构由基座1支承。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弹性支承丝为钢丝。另外,本实施侧中所采用的往复旋转式驱动机构由转轴4、拉绳5、复位弹簧6、拉杆7、导向槽8、凸轮9和凸轮驱动电机10构成。上述连接体15套置固定于转轴4上。转轴4直立于基座1上且由基座支承。复位弹簧6固定于基座1上。拉绳5的一端系结于复位弹簧6上,其另一端在转轴4上盘绕后系结于拉杆7上。导向槽8在基座1上固定设置,拉杆7套置于该导向槽8内。在拉杆7上具有与凸轮9相配合的凸起11。当凸轮9旋转时,凸轮轮面上的凸起部14可推动拉杆凸起11。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自动蝴蝶时,凸轮驱动电机10通电旋转,进而带动凸轮9旋转。在凸轮9的旋转过程中,当凸轮轮面上的凸起部14旋转至与拉杆凸起11接触时,即可向下推动拉杆凸起11。也就是说,通过凸轮9和凸轮驱动电机10可对拉杆7施以间断牵拉力。当拉杆凸起11受推力而向下运动时,拉杆7向下拉动拉绳5且使其运动,复位弹簧6受拉变形。与此同时,拉绳5带动转轴4逆时针旋转。当凸轮上的凸起部14旋转至与拉杆凸起11脱离时,在复位弹簧6的弹性力作用下,拉绳5向与前向反的方向运动,相应带动转轴4顺时针旋转。由此循环往复,即可使转轴4作往复式旋转,亦即实现往复旋转式驱动。在转轴4往复旋转的过程中,经连接体15固定于转轴上的弹性支承丝3和仿真蝴蝶体2随之运动。各蝴蝶体在运动过程中呈现出来回飞舞、追逐嘻戏的景像,具有极强的仿真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龙云,未经杨龙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3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自动防盗监控报警装置
- 下一篇:磁卡读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