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器装配流水线测试工位托盘防短路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32950.9 | 申请日: | 1996-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74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2 |
| 发明(设计)人: | 董末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末 |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高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舒启龙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 装配 流水线 测试 托盘 短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是用于电器装配生产流水线制造领域。
日本平田机工株式会社(Hitrata Industrial machineriesCo.,Ltd)对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的电视机生产线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生产线最大优点是:电视机在组装完毕后,对其后续各个电气测试工位实现了全程不断电操作,避免了原来频繁开机、关机对电视机性能的损害,同时,电视机不需开机预热,始终在通电状况下保持同一温度稳定工作,从而有利于各个工位的电气性能的测试工作。但是,改造后的生产线存在一个严重缺点:由于电视机的电气测试调整工作是在一个可以升降旋转的带电托盘上进行,如果工人误操作,未按规定的方向降下托盘,就会造成220V交流电短路,影响电视机产品质量,并造成全线停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器装配流水线测试工位托盘防短路装置,从根本上消除工人误操作的可能,避免托盘未按规定方向下降造成交流电短路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器装配流水线测试工位托盘防短路装置,由设置在基架上的有源导轨、可在有源导轨上带电平移传送的工装板以及可在工位上托起工装板升降旋转、底部设置有园形导电环的托盘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底面设置有用于触发霍尔元件的磁性体,所述基架上设置有与磁性体空间位置对应、用于实现托盘下降控制电路通断的霍尔元件。
由于在托盘下降控制电路中增设一个霍尔元件,例如干簧管和磁性体,这样一种无触点式电磁开关,安装在托盘下面的磁性体必须旋转到与固定在基架上的干簧管相对应的位置时,干簧管才闭合导通,托盘只能在这种预定的位置下降,这就完全消除了误操作而造成的短路现象,保证了设备生产安全。
图1是现有技术电器装配流水线其中两个工位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其中一个工位的主视图(托盘未升起状态);
图3是图1所示托盘的仰视图;
图4是图3所示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和图6是图2所示工位的电气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托盘升起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中,绝缘材料制成的工装板1的底面嵌有零线导电铜条2和火线导电铜条2′,工装板1压接在零线有源导轨6和火线有源导轨6′上行进,工作用220V交流电经有源导轨6和6′传输至工装板1的导电铜条2和2′,再经工装板1上面的电源插座将工作用电送达放置在工装板1上面的电器如电视机中。挡杆3和3′之间为一个工位单位,汽缸12和12′动作时,挡杆3和3′下降,经检测的电视机传送至下一工位,同时上一工位的待测电视机又进入本工位。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工装板1行进方向。
图3和图4示出用绝缘材料制作的托盘4的底面上嵌有两个同心金属导电园环即零线环14和火线环14′,加装弹簧17使零线触点5和火线触点5′分别对应地与工装板1上的零线导电铜条2和火线导电铜条2′弹性压接,形成电导通。导线16将零线环14和零线触点5的接线柱15电连通,导线16′将火线环14′和火线触点5′的接线柱15′电连通。结合图5和图6,放置待测电视机的工装板1进入本工位后被挡杆3′挡住,并相应扣压在托盘4上,继电器J的两个常开触点J1和J2控制的火线弹性触点L1和零线弹性触点E1对应压接在托盘4上的火线环14′和零线环14上,当托盘上升降旋转时始终保持弹性压接状态,而作为其220V交流工作电源的来源。此时进入本工位的工装板1触动限位开关7(LS1),LS1闭合,电磁阀9的进气口(SVIU)开启,压缩空气进入气缸11,托盘4上升,与此同时,触点开关8(LS1A)闭合,继电器J动作,常开触点J1、J2闭合,由火线端L和零线端E将220V交流电经托盘4上的火线触点5′和零线触点5送至工装板1上的待测电视机中。因此,待测电视机在各个电气检测工位输送途中以及在托盘4升降旋转状态中都处于通电状况。图5中虚线部分的干簧管G是本实用新型增加的控制元件。图5中,脚踏开关FS、干簧管G、电磁阀的排气口SV1D组成托盘4下降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末,未经董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29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