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榨油机无效
| 申请号: | 96232233.4 | 申请日: | 1996-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86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曹金礼;曹鹏飞;张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界首市云龙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9/12 | 分类号: | B30B9/12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国城 |
| 地址: | 2365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榨油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机技术。
目前,国内已使用的榨油机,结构不够合理,拆装和维修都不方便,配套动力大,效率却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维修方便,所需动力小而效率高,且又节能的榨油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机座、支架、喂料室、榨螺、园排、榨笼、压板、减速器和电机等组成。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喂料室、榨螺、园排、榨笼、压板和减速器组成,榨螺(21)直接装在主轴(5)上园排(11、14)的凸齿是三角形的,园排(11、14)的内圈是锯齿形;榨笼(13)的上方安有可拆卸的压板(12);园排(11、14)的排列自左向右是由疏到密排开的。
本实用新型没有强迫下料的机构,而是用增加榨螺的螺旋筋的宽度,从而减少了零件,简化了结构,减轻了机身重量,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以园排取代了老式条排,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提高了零件配合精度,又因园排外圈采用三角形,内圈锯齿形,从而提高了出油率。
本实用新型在维修、更换园排时,不需拆卸榨笼,只要拆下压板,即可将园排取出,使维修十分方便。
与同类榨油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配套动力减少了25%~3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在机座(1)上的一端是前支架(3),另一端是后支架(19);前支架(3)上是喂料室(4),其上有料斗(10);喂料室(4)左端安有调节螺母(9),喂料室(4)内有装在主轴(21)上的榨螺(21),后支架(19)上是减速器(16),减速器主轴(18)由减速器(16)的右端伸出,其上装有皮带轮(17);电动机装在支架(20)上,通过皮带与皮带轮(17)相联;减速器(16)的左端与出饼室(15)相接;在喂料室(4)与出饼室(15)之间是榨笼(13),其下方有油盘(2),上方有可自由拆卸的压板(12),其内有园排(11、14);主轴(5)装在喂料室(4)、榨笼(13)和出饼室(15)的水平中心线上其右端与减速器(16)内的副轴配合,其左端装有调节螺丝(7),锁紧螺母(8)和闭帽(6),调节螺丝(7)上有手柄(22)。
本实用新型的园排(11、14)的外圈凸齿是一个三角形,且园排(11)~(14)排列由疏到密,园排(11、14)的内圈呈锯齿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通电后,电机旋转,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17),经减速器(16)将动力传送到主轴(5)上,使主轴(5)旋转,亦使装在主轴(5)上的榨螺(21)旋转。此时,将油料从料斗(10)投入喂料室(4),旋转的榨螺(21)把油料推入榨笼(13)内,油料受园排(11、14)的阻力,只能慢慢由榨笼(13)的左端向右端推进。由于园排(11、14)的外缘与榨笼(13)内壁的间隙很小,而油料又连续不断地投入,使推进中的油料所受的压力和阻力都越来越大,因油料前进磨擦所产生的热也越来越高,当压力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油便从油料中被压榨出来,流入油盘(2)内,油饼则被推入出饼室(15)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需配套动力小,维修方便,市场前景看好。
附图说明:
1、机座;2、油盘;3、前支架;4、喂料室;5、主轴;6、闭帽;7、调节螺丝;8、锁紧螺母;9、调节螺母;10、料斗;11、园排;12、压板;13、榨笼;14、园排;15、出饼室;16、减速器;17、皮带轮;18、减速器;19、后支架;20、电动机支架;21、榨螺;22、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界首市云龙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界首市云龙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2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