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形无缝管拉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31254.1 | 申请日: | 1996-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930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06 |
| 发明(设计)人: | 蔡仁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仁民 |
| 主分类号: | B21C1/22 | 分类号: | B21C1/22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 无缝 拉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锥形无缝管拉制装置,特别是安装在现有的拉管机上用于生产锥形无缝异型管的锥形无缝管拉制装置。
由于目前国内尚无生产单位能用拉管机来加工锥形的诸如用于路灯杆之类的金属异形管,所以目前所见的金属锥形路灯杆仅仅是采用多节人为地焊接成锥形的从而带来了加工效率低、费工费料且不美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安装在原有的拉管机上拉制金属锥形管的、生产效率高的、整根锥形管无须焊接且外观美观的锥形无缝管拉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锥形无缝管拉制装置,它包括箱体1、分别设在箱体1内的模轮轴14、控制齿轮轴15、左、右模轮2、3、左、右控制齿轮6、7、左、右变速齿轮箱8、9、左、右电机12、13和左、右丝杆10、11、拉头16,箱体1设在拉管机的床身18上,一对模轮轴14和控制齿轮轴15设在箱体1内,左、右模轮2、3和左、右控制齿轮6、7分别设在模轮轴14和控制齿轮轴15上,左、右模轮2、3相啮合,左控制齿轮6分别与左模轮2和左变速齿轮箱8的齿轮相啮合,右控制齿轮7分别与右模轮3和右变速齿轮箱9的齿轮相啮合,左、右变速齿轮箱8、9分别与左、右电机12、13相连接,左、右丝杆10、11与左、右变速齿轮箱8、9相配合,拉头16与左、右丝杆10、11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右模轮2、3相啮合后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左、右模轮2、3上有槽4、5,槽4、5由小到大呈渐开线形状。在左、右模轮2、3的外圈分别加工二排轮齿19,二排轮齿19的中间为呈渐开线形状的槽4、5,二槽相对称,模轮轴14有一对,其上分别固定左、右模轮2、3,通过位于左、右模轮2、3中央的安装孔分别固定在一对模轮轴14上,一对模轮轴14安装在箱体1内,在将一对模轮轴14安装于箱体1内时,应使二者保持合适的距离,其程度正好使左、右摸轮2、3分别安装其上后,能使左、右模轮2、3相啮合,由于左、右模轮2、3上的槽4、5是相对称的,因而二者啮合后,槽4、5便形成了一个加工圆孔20,当要拉制锥形无缝管时,只要使管坯从该孔中通过即可。控制齿轮轴15为一对,左、右控制齿轮6、7通过位于其中央的安装孔分别固定其上,一对控制齿轮轴15安装在箱体1内,安装方法与一对模轮轴14的安装方法雷同。也就是应保证左、右控制齿轮6、7分别与左、右模轮2、3和左、右变速齿轮箱8、9的齿轮相啮合,左、右变速齿轮箱8、9与左、右电机12、13相连接,左、右丝杆10、11通过其上的丝牙与左、右变速齿轮箱8、9相配,拉头16连接在丝杆10、11的端部,并与拉管动力17连接,由拉管动力17给拉头16予拉力。先将丝杆10、11的端部分别固定一块连接板21的二端上,然后将拉头16连接于连接板21的中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1固定在拉管机的床身18的一端端部,床身18的另一端为拉管动力17,拉管机的床身18的长度可根据需要即拉制的产品的要求而改变。
左、右模轮2、3上的槽4、5的直径大小取决于所欲拉制的锥形无缝管的直径大小,因而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拉制出不同规格的锥形无缝管。关键是只需改变左、右模轮2、3上的槽4、5的尺寸。当拉管机动力17拉动拉头16时,此时需拉制的锥形无缝管在拉头16的拉动下通过加工圆孔20时会给左、右模轮2、3上产生较大运动力,从而由左、右模轮2、3带动左、右控制齿轮6、7,再由左、右控制齿轮6、7带动左、右变速齿轮箱8、9,再带动与左、右变速齿轮箱8、9相啮合的左、右丝杆10、11。当然需要时还可开动设置在左、右变速齿轮箱8、9上的左、右电机12、13补充动力。当产品完全通过加工圆孔20后,再开动左、右电机12、13,使本新型复位至加工前状态,等待下一次拉制。由于拉制一根管子需要多道工序来完成,所以由数台拉管机床组合并分别配制本新型锥形无缝管拉制装置即构成一套完整的流水线。在实际拉制过程中,往往要求每台拉管机的工作速度和安装于每台拉管机床身上的箱体1内的左、右模轮2、3的运动速度不尽相同,所以根据工艺需要只要调整左、右变速齿轮箱8、9的速比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仁民,未经蔡仁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1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