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五轴数控电解加工机床无效
| 申请号: | 96231072.7 | 申请日: | 1996-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92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13 |
| 发明(设计)人: | 云乃彰;徐家文;杨育平;杨雪樱;刘延录;严德荣;朱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航空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澜 |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电解 加工 机床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加工时所用的设备。
目前实现数控化的电解加工机床还处于两轴或三轴数控运动的水平,不能适应现代技术发展对各种复杂三维型面的加工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五个运动轴的数控电解加工机床。
解决方案如下:与已有的数控电解加工机床组成相似,本实用新型也包括驱动电机、底座、立柱、工作箱、工作台等,不同之处在于工作台由上工作台、下工作台和旋转工作台组成,主轴头通过横梁安装在立柱上,阴极通过悬臂及安装座与主轴头相连。
另外,上、下工作台及主轴头与驱动电机之间通过滚珠丝杠螺母副传动,旋转工作台与驱动电机之间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传动,阴极的摆动轴与驱动电机之间采用谐波减速器连接齿轮减速器传动,所有运动导轨均采用滚动导轨。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附图1.机床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附图2.机床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整个机床采用立式C型结构,主轴头2通过横梁10安装在立柱1上,由驱动电机12带动主轴头及悬臂11、阴极安装座3等作上下直线运动(构成Z轴);上工作台7和下工作台8分别由驱动电机13和驱动电机14带动作横向和纵向直线运动(构成X轴和Y轴);旋转工作台6由驱动电机15带动绕Z轴方向转动(构成CW轴);阴极4的摆动轴16通过悬臂11与主轴头相连,即两者的轴线不重合,阴极则装在与摆动轴相连的安装座上,可在驱动电机(装于悬臂内)带动下绕Z轴方向作相对摆动(构成CT轴);上、下工作台和旋转工作台组合在一起置于底座9上;工作台的上方为密封工作箱5以防止电解液外溅。所有的运动导轨均采用滚动导轨以提高位置及运动精度;同样,为提高控制精度及便于消除轴间间隙,上、下工作台及主轴头与驱动电机之间均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传动,旋转工作台与驱动电机之间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传动,阴极的摆动轴与驱动电机之间采用谐波减速器连接齿轮减速器传动,这样就可以保证各轴运动时的位置精度;各运动轴的驱动电机可采用步进电机,其成本低而控制效果良好。将上述机床通过数控系统进行控制,即可实现对各种复杂型面的电解加工。数控系统可以采用现在通用的产品,如控制单元、工业PC机、可编程序控制器等使各轴协调运动,也可以另行设计专用系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具有X、Y、Z、CW、CT五个运动轴并可协调运动的数控电解加工机床,同时,其运动精度可达到X、Y轴的分辨率为0.001mm/脉冲,Z轴的分辨率为0.0005mm/脉冲,CW、CT轴的分辨率为0.001°/脉冲,各轴反向间隙不大于3个脉冲当量。能够用于对具有复杂型面的工件进行电解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1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暖靴
- 下一篇:用于电热水器中的浮球式液位控制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