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尺无效
| 申请号: | 96230760.2 | 申请日: | 1996-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43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西 |
| 主分类号: | G01B3/10 | 分类号: | G01B3/10;G01C1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浩东 |
| 地址: | 741025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用于建筑业的带有线坠的卷尺。
目前,在建筑工地上经常使用钢卷尺和线坠两种测量工具,其中线坠大都为金属制品,所牵引的线绳需手工缠绕于线坠的外部,施工人员携带和使用均不方便,甚至有少数人因现有线坠携带和使用不便而放弃使用,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此外因建筑行业大都要进行高空作业,随身携带的测量工具应少而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尺,它能将钢卷尺和线坠集于一体,并给施工人员的携带和使用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垂尺,它主要包括壳体,装在壳体内的卷尺轮,绕在卷尺轮上的卷尺及与卷尺轮相配合的发条簧,其特征在于:在靠近壳体内的上端处设置有一导向滑轮组,在卷尺轮的侧面加装一与发条簧相配合的绕线轮,绕线轮上装有线绳,在壳体的上端开有可容纳线绳的小孔,壳体的下端为一圆锥体。
本实用新型将尺的壳体作为线坠,在壳体内设置有导向滑轮组和绕线轮,其中绕线轮与卷尺轮共用一发条簧,线绳穿过壳体上的孔固卷在绕线轮上,使用时只要提拉线绳就可作为线坠进行铅垂度的测量,使用完毕后,线绳在绕线轮和发条簧的作用下可自行卷回壳体内,本垂尺结构简单,集钢卷尺和线坠的功能于一体,携带和使用均很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侧视图
图3为图2中的绕线轮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壳体1,装在壳体1内的卷尺轮2,绕在卷尺轮2上的卷尺3及与卷尺轮相配合的发条簧15,其特征在于:在靠近壳体内的上端处设置有一导向滑轮组4,在卷尺轮的侧面加装一与发条簧相配合的绕线轮5,绕线轮5上装有线绳6;在壳体1的上端开有可容纳线绳的小孔7,壳体的下端为一实心圆锥体8。导向滑轮组4包括上、下两个滑轮9、10及它们的连接架11,其中上滑轮9位于壳体小孔7的正下方,下滑轮10靠近绕线轮5的上方;为了便于组装,壳体1做成成二片,其中一片上设置有突楞16,该突楞16内有可供螺丝固定的螺纹,导向滑轮组4亦通该该突楞被固定,在壳体下端的实心锥体上亦设置有与螺丝相配合的螺纹;在绕线轮5的轴上有一开口12,该轴还穿过绕线轮形成一凸起13,以使绕线轮可活动卡置在壳体内,绕线轮与卷尺轮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并相互独立,为了便于绕线,并使线绳不脱落,在绕线轮上还设置有供绕线的凹口14;绕线轮的轴心穿过卷尺轮,两者共用一发条簧,即发条簧15的一端与卷尺轮相固定,发条簧的另一端通过绕线轮的轴上的开口与绕线轮相固定;线绳6的一端与绕线轮相固定,线绳的另一端穿过壳体上的小孔7,为了使线绳不会自行落人小孔,在该端上还加装一圆环;线绳的长度一般选用3米以内,为了能保证测量铅垂度的准确性,本实施例将壳体上端的小孔、壳体下端的实心圆锥体及装在壳体内的导向滑轮组的上滑轮均处在壳体竖向中心线上;选用材料除发条簧及钢卷尺为金属外,其余均可采用ABS或PVC注塑成型,壳体的厚度比现有钢卷尺厚0.5cm,成本仅高25%。
本实用新型集卷尺和线坠于一体,使用卷尺时,向外拉卷尺,卷尺轮带动发条簧向一个方向旋转,如由外向内旋转,绕线轮为固定点,需使用线坠测量铅垂度时,只要提拉线绳,绕线轮带动发条簧向另一方向旋转,如由内向外旋转,卷尺轮为固定点,使用完毕,松开线绳,在发条簧的作用下除圆环外,线绳均可自动卷回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西,未经李建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0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