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喇叭的悬边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230532.4 申请日: 1996-08-23
公开(公告)号: CN2269686Y 公开(公告)日: 1997-12-03
发明(设计)人: 黄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 黄新民
主分类号: H04R9/06 分类号: H04R9/06
代理公司: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沈兆南
地址: 中国***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喇叭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音响喇叭的悬边结构,特别是一种配设于喇叭锥体锥缘、具一定断面形状以支撑锥体的悬边结构。

悬边系位于锥体与喇叭锥体架的连接处,用以支撑该锥体的周边,并且遮断锥体前后的空气流动,所以其形状必须是有利于锥体的前后运动;

而喇叭悬边的功能以及需具备的最佳条件如下:

一、提供锥体的支撑,使音盆能在往复振动时,能保持直线的往复运动,而不偏离中心轴线,并确保音圈不致碰触上垫片而摩擦烧毁。

二、需具备适当的柔软性,使得音圈前后运动以推动音盆时,不致因为太硬而牵制音盆的往复运动,造成无法鼓动低音的失真现象发生;另外,悬边若是太硬,亦会导致音盆运动时的变形。

三、必须兼具有吸震能力及回复性皆佳的特性,因为其特别会影响低音域的失真及中音域的特性;就吸震能力而言,由于音圈发出的中频将会自音圈沿着鼓纸向外传递,所以希望此一传递的振动在到达悬边时能被吸收掉,以免到达金属架之后反弹回传,而使声音混淆失真;针对低频,则希音圈受到大讯号的低频后,能迅速回到原点接受下次的讯号,因为回复性差的悬边会使鼓纸过迟回到原点,导致第二次的大讯号到达时,音圈无法充分作完整的来回振动,也就是说,弹性不好的材料会在接受到一次的讯号之后,作过多的往复振动,而发出不需要的音响,造成失真。

四、质轻;此乃悬边的要件之一,因为质轻易于推动,相对地也就可以较小的磁铁达到同样的效率,从而降低制作成本。

在讨论了悬边的功能及要求之后,再将以往的喇叭悬边作一比较:

1、纸质悬边,乃是最早使用的悬边,它必须与鼓纸在制作的同时,一次即完成,其为提供鼓纸往复振动时的支撑,其断面乃作成具有多层同心的波浪状,然后再涂布上阻尼胶以增加吸震性,但是在锥体(即鼓纸)需硬而悬边需软的不同要求下,将极难兼顾;另一方面,该阻尼胶的多寡将会影响其fo值(鼓纸的自然共振点)与音质,所以关乎喇叭的出音品质甚大,唯其因制程单纯,且成本低,所以乃是常见的悬边。

2、布质悬边,这是将布(棉布)上热固型村脂,再涂上阻尼胶后,以热压成型制成,唯此种悬边在胚布的控制以及上树脂、阻尼胶的量皆难以控制,而有品质不稳的缺点;

若是其阻尼胶的涂布不均,将使其fo值(鼓纸的自然共振点)极不稳定,另外该布质的弹性有限,在活塞动作时,会因其弹性及延伸性有限而使活塞动作受阻,另外亦因其容易打折,故在2千赫附近会产生异音现象。

3、橡胶边,此乃目前广泛使用于高级音响喇叭悬边的材质,它可藉配方的控制而获得所需的吸震性及回复性,而且也具有耐久性佳,以及阻尼性佳(均视材质而定)的优点;而其缺点则是配方控制不易,产速慢、比重高(1.2~1.5),以及活塞动作因其阻尼性而迟缓等。

4、热可塑性橡胶边,乃是新近被极力推广的新型悬边,其优点是:(a)比重轻(约在0.8~1.1)之间;(b)阻尼性佳且反弹性佳;(c)品质稳定,而制程又单纯;(d)耐久性佳。

又其成份可分成:

i)聚丙烯(P.P)和橡胶(rubber)混合的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s,简称TPE)。

ii)块状共聚物(block copolymer)的SBS或是SEBS(系指Styrene/Ethylene/Butylene/或是Styrene的块状共聚物)。

iiii)聚酯型(Polyester type)的热塑性弹性体(TPE),例如杜邦(Du pont)的Hytrel(商品名)。

iv)热可塑性的PU(Thermoplastie Polyurethane聚氨酯)。

v)塑胶(plastic)与橡胶(rubber)混合的TPE。

兹将聚丙烯(P.P)和橡胶(rubber)混合的热塑性弹性体TPE的优点简述如下:

目前所使用的热可塑性橡胶悬边,可以称为喇叭发展以来,最为优良的悬边,但是其结构仍然沿用传统的半圆形断面形状,而此种形状之悬边在锥体(或称活塞)运动时,由于其形状为半圆形,该活塞前后运动的力道将会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

因为该半圆形的热固型橡胶悬边,在其受外力而变形时,本身已有应力产生,所以当活塞在作前后运动之时,其所产生的应力将会有不同,并且影响活塞的柔顺性,此即为其有待改进的缺点。因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新民,未经黄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0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