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铸墙板无效
申请号: | 96230050.0 | 申请日: | 199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774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01 |
发明(设计)人: | 吴镇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镇源 |
主分类号: | E04B2/28 | 分类号: | E04B2/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衷诚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铸墙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墙或隔墙,尤其是一种多用途的预铸墙板结构。
一般建造房屋,是在地基完成后,在其上铺设纵向钢筋并在预定墙壁位置处的两面架设模板,模板用撑柱固定。在两模板当中则穿有横向钢筋,该横向钢筋绑在前述纵向钢筋上。这样依次顺序将墙壁的范围架设完成,然后在两横板间灌浆,过15至20天,等墙壁凝固后拆模。这种施工方法的缺点是:首先模板易受侵蚀,损耗大,并且木材价格越来越高,其次是拔模后墙面粗糙,粉墙等美化程序的化费大,再次是需要不断架模,拔模、搬运,人工耗费大,并且使工程进度缓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铸墙板,便于整体布局,提高强度,不需再用模板,从而施工方便快速,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铸墙板,是由横梁和两挡板构成的一体式结构,横梁横设在两档板的中间部位,呈工字形。
预铸墙板的挡板上下端分别设有凸出部和凹入部,使之可以两两嵌接楔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整体布局合理,表面平整,施工方便,节约成本。通过下面的对比数据,更能体现其明显的有益效果:
原施工方法:1平方米模板成本约450元×2面=900元;拔模后粉墙1平方米成本约250元×2面=500元;钢筋1平方米成本约700元;混凝土1平方米×20cm×2面约250元;合计:1平方米墙成本约2350元。
采用本实用新型:钢筋1平方米约400元;混凝土1平方米约200元;
预铸墙板1平方米约800元;合计:1平方米墙成本约1400元。
比较一下,采用本实用新型要比原施工方法节省约950元,而且本实用新型不需木模板,符合环保有关保护绿化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水泥一体浇注成形,制作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相互嵌接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施工工地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与图6是第一种施工方式示意图;
图7是第一种施工方式结构完成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在转角处的施工结构俯视图;
图9是第二种施工方式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挡土墙时的使用状态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一横梁10及两挡板20组成的一体式结构,其中横梁10横设在两挡板20的中间部位,构成一个“工”字形结构。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可在两挡板20的上端设有至少一凸出部31,下端相对应设凹入部32。通过凸出部31和凹入部32,预铸墙板可两两嵌接楔合。
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还可在预铸墙板中设置“工”字型强化构架以提高强度。在横梁10的中间有中架41,该中架41可以是由若干钢筋构成,中架41两端则固定有侧板42,可以是焊接的,侧板42在挡板20中。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不同的使用,即不同的施工方法,第一种施工方法请参阅图2、图4、图5、图6、图7和图8等所示。其主要方法是叠三层预铸墙板灌浆一次,待干后,再叠三层预铸墙板并灌浆,如此不断重复直到完成。施工者先在底层地基90上插若干纵向钢筋91,待凝固后,将预铸墙板排列好,然后将横向钢筋92跨设在横梁10上,并将横向钢筋92分别绑设在纵向钢筋91上,用这种方式将三层预铸墙板堆叠完成,然后浇注混凝土,逐渐完成整堵墙壁。当墙壁有转角时,参阅图8的施工方式。
第二种施工方法如图9所示,将整堵墙板堆叠完成后直接灌浆。当然,必须配合支撑架。本图中的支撑架为冂形框,以保持墙板平直,避免墙板崩开,值的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预铸墙板可以直列提动,以便于有限空间内叠接,到定位时,才将预铸墙板横向放置,这就大大方便了施工。
参阅图10,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建筑挡土墙,只须将预铸墙板埋入地下,形成基础,然后再向上施工,即成了挡土墙。
本实用新型的外表面可作变化,其挡板20在预铸灌浆成型时可以通过特定的模具使表面产生凹凸纹路,使本实用新型既实用又美观,并且使采用它建造的墙壁更为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镇源,未经吴镇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0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