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风扇的高度调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29853.0 | 申请日: | 199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637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01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明昆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桂娟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风扇 高度 调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电风扇的高度调整装置,涉及电风扇。
现今电风扇的高度调整构造如第一图所示,大体上系于一电风扇底座10向上伸设的柱筒20内插置一杆体30,杆体30的顶端缺口301则据以组装电风扇头部(包括马达、扇叶及网罩等构件),再以一螺固元件40螺入筒柱20进而迫紧定位杆体30,藉由螺固元件40的退锁或上锁加以调整杆体30上升高度,此种高度调整构造,于操作使用上至少有下列缺失:
一.每一次调整高度,即要转动螺固元件退出,选择好高度后,再旋进螺固元件40,如此频繁转动螺固元件40,甚是费时费力而麻烦。
二.由于杆体30组装有电风扇头部,重量增加而有下降的重力,调整杆体30适当高度时,必须一手扶持杆体30防止下降,进而才可以另一手转动螺固元件40,操作费时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仅需藉由手指按压与释回即可迅速达到调整电风扇高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调整装置,至少包括有:包括:电风扇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往上伸设有一中空柱筒,中空柱筒内部底端置有第一弹性元件,顶端固接有一环套,环套内部具有一竖板及一容置室,内缘面设有一凸轨,外缘面设有与容置室相互贯通的透孔;环套容置室内有一按压钮,按压钮顶部一侧具有一凸钮,凸钮内侧壁设一凹孔,并以一第二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凹孔及环套的竖板,凸钮凸置于透孔外,按压钮的底端延设有一伸入中空柱筒内部的卡钩;第一弹性元件上方有一伸缩杆,伸缩杆外缘面设有一与环套凸轨对应匹配的条状导槽,该条状导槽内部设有复数等距的可供按压钮的卡钩选择卡合定位的卡制沟槽。
其中,伸缩杆所设的复数等距卡制沟槽系呈现上浅下深的斜倾状。
其中,伸缩杆所设的条状导槽上端具有一定位槽孔,且邻接条状导槽顶端的伸缩杆杆身设有一定位块,俾当伸缩杆下降至尽头时,定位块抵定于环套顶缘面,而卡钩恰卡定于定位槽孔。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实用功效:
一.只需藉由手指的按压凸钮41再释回动作,即可达到整伸缩杆6高度的目的,极为简易省力而快速。
二.伸缩杆6因受到第一弹性元件2的撑顶而恒保持欲上升的状态,可不必扶持握住伸缩杆6即可调整高度,便捷少力。
以下附图和这施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已有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高度实施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部份放大剖面动作图。
实施例: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风扇底座1,其往上伸设的中空柱筒11,该中空柱筒11的内部底端置第一弹性元件2;一环套3,牢固稳靠地黏接于中空柱筒11顶端,此环套3的外缘面设一透孔31,内部具有一竖板32及一容置室33,内缘面则设以一凸轨34,透孔31并与容置室33相互贯通(如图5所示);一按压钮4,顶部一侧具有一凸钮41,凸钮41的内侧壁设一凹孔411,该按压钮4的底端则延伸一卡钩42,以按压钮4组入环套3的容置室33内,再以第二弹性元件5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竖板32及凹孔411,按压钮4受到第二弹性元件5的弹力作用而抵靠于环卡3内缘面,且凸钮41并突设置于透孔31外,卡钩42并伸入中空柱筒11内部(如图5所示);一伸约定俗成是杆6,系以其外比面所设后条导槽61顺沿配合环套3的凸轨34而向下组入空柱筒11内,第一弹性元件2恰向上承接伸缩杆6底部,而伸缩杆6顶端缺口2则可安装锁接电风扇头部(包括马达、扇叶及网罩等构件),前述条状导槽61内部则设有复数等距的卡掣沟槽611及上端的定位槽孔612,该卡掣沟槽611系呈上清上深的斜倾状并可与卡钩42卡掣配合,且邻接条状导槽61顶端的伸缩杆6杆身系设置一定位块63。
本实用新型操作实施时如图4、5所示,第一弹性元件2的弹性作用于伸缩杆6底部,使伸缩杆6恒保持向上升起,因卡钩42的卡固于某一卡掣沟槽611的底部而形成定位伸缩杆6状态,一旦按压凸钮41的顶端,则按压钮4乃以第二弹性元件5为中心而摆转某一角度,此时的卡钩42离开原先卡合的卡掣沟槽611底部,使伸缩杆6不受卡掣而上升,一旦释除按压凸钮41的力量,则第二弹性元件5立即促使按压钮4回复原位,而使卡钩42再度卡合于某一卡掣沟槽611的底部,以使伸缩杆6可连同电风扇头部作高度调整。
欲使伸缩杆降至最低位置时,必先按下凸钮41顶端,使卡钩42离开某一卡掣沟槽611底部,再压下伸缩杆6以克服第一弹性元件2的弹力,当伸缩杆6被压下至尽头时,定位块63恰抵定于环套3顶缘面,此时则释除按压凸钮41的力量,卡钩42乃立即回位而卡定于定位槽孔612,形成伸缩杆6降至最低位置时的确实定位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明昆,未经叶明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9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能车体矫正定位台
- 下一篇:集流式拉网泡沫镍(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