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立轴平面磨床无效
| 申请号: | 96229598.1 | 申请日: | 1996-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55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8 |
| 发明(设计)人: | 胡少白;张勇;陈峰;张伟凯;成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机械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4B7/00 | 分类号: | B24B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红 |
| 地址: | 310009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立轴 平面磨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床,特别是一种手动立轴平面磨床。
现有技术中的同类产品如图1所示,这种手动立轴平面磨床主要由床身装置I′、电气箱II′、工作台1′、砂轮2′、磨床体III′、电机3′、立柱装置V′及丝杆装置IV′组成,工作台1′固定在床身装置I′上,磨头体III′与电机3′位于回转体4′的同一侧,磨头体III′能围绕立柱装置V′的中心围转,而砂轮2′则直接安装在电机3′的下面,当手握住手柄5′左右摆动时,砂轮2′就跟着磨头体III′围绕立柱装置V′中心围转,整个磨头体III′的升降靠手轮8′的转动来驱动丝杆装置IV′,丝杆装置V′通过磨头体III_′里的丝杆螺母6′的相对转动来驱动整个磨头体III′上下方向的升降;7′为防尘罩;这种结构虽然紧凑小巧,但由于磨头体III′、电机3′及砂轮2′均设计在回转体4′的同一侧,所以受自重影响,整个磨头体III′有低头现象,特别是磨头体III′与立柱装置V′之间有相对上下移动的要求,两者之间必有间隙,使得低头现象更加明显,而在磨削工件时,又由于有一个磨削力的反作用力是垂直磨头体III′向上的,故该反作用力使得整个磨头体上抬,即有翘头情况产生,这样两种相反的情况使得磨床加工出来的工件的平面度降低了,且电机3′的自身振动及发热也直接影响加工精度,此外,由于手轮8′安装在磨床的顶部,位置太高,操作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提高磨削精度、使用效率高且操作方便的手动立轴平面磨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平面磨床包括床身装置、电气箱、工作台、砂轮、电机、磨头体、立柱装置、丝杆装置及手轮,工作台固定在床身装置上,砂轮、电机及磨头体位于工作台之上,其结构特点是:电机与磨头体位于回转体的两侧,砂轮固定在磨头体上,回转体套在立柱装置及丝杆装置上,丝杆装置通过顶板与立柱装置固定,皮带的两端分别联接电机皮带轮及磨头体皮带轮,电机与电机皮带轮钢性联接,而磨头体则与面转体钢性联接。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同类平面磨头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剖视)。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磨头体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详述。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床身装置1、电气箱II、工作台1、电机3、磨头体III、皮带轮装置VI及回转体4组成,其中皮带轮装置VI由电机皮带轮9、皮带10及磨头体皮带轮12组成,回转体4套在立柱装置V及丝杆装置IV上,工作台1固定在床身装置I上,电机3及磨头体III位于工作台1之上,同时又位于回转体4的两侧,磨头体III上固定有砂轮2,丝杆装置IV通过顶板11与立柱装置V固定,皮带10的两端分别联接电机皮带轮9及磨头体皮带轮12,电机3与电机皮带轮9钢性联接,而磨头体III则与回转体4钢性联接。5为磨头手柄。使用时,立柱装置V与床身装置I之间只能灵活转动,不能上下、左右、前后移动,而回转体4只能沿立柱装置V方向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机械科学研究所,未经杭州市机械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9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汽车电动遮阳帘
- 下一篇:一种防盗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