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点火枪无效
| 申请号: | 96229454.3 | 申请日: | 1996-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65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东煜 |
| 主分类号: | F23Q3/01 | 分类号: | F23Q3/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肖剑南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火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火花点火装置,尤指一种以干电池为能源激射出火花以点燃石油气燃炉的点火装置。
电子点火枪一般包括壳体、高压线圈以及作为电源的干电池。习用电子点火枪的结构可参阅附图1来说明,其中电池14置于壳体12的内部,且将点火枪壳体12开设出一缺口以供电池13植入或移出电池座14,并配置一电池盖11与壳体12结合,以密封该电池座14并使电池13固定,该电池盖11系凸设有舌片111,而可与壳体12的嵌槽对应嵌固,此种以嵌合或扣合的方式固定该电池盖11系可普遍见于一般电池盖设计,但由于点火枪系以活动的型态使用,而此种固定方式并不牢固,经常会因受推以及不慎的撞击,摔落等因素使该电池盖11与该壳体12脱离,而使得电池掉落及外露,并非良好的设计,形成电子连续点火枪普遍可见的缺点。
又一般习用的点火枪上的线圈座如图1所示是利用一具有磁性的铁心15绕上较粗线圈,置放于内部中空管状的柱体上,并在该柱体的周围凸设两片形成环槽16的隔板17,且在环槽16上绕较细的线圈,当线圈整个绕完后再以冷胶完全包封,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到有问题的存在,由于线圈是以胶完全包住,是必产生散热不良的现象,时间一久势必影响整个线圈的正常动作,又高压线圈是仅以一环槽将从头至尾绕毕,而容易造成漏磁,在一次侧线圈先以粗线圈绕于铁心上在置放于柱体中空处再将冷胶封固,如此在制造程序上似乎无法达到工作简化目的,故上述习用的线圈并非是一良好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点火枪,它的电池盖拆装方便、具有结合稳固的效果不易因外力因素毁损及脱落,并且,它还具有减少漏磁,杜绝短路发生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由壳体、高压线圈、电池等组成的电子点火枪,其中,该壳体设有一藉旋转定位结构而封闭该电池至该壳体内的一电池座的装置;该高压线圈包括一线圈座以缠绕初、次线绕圈绕组,该线圈座呈内部为中空的圆柱体,其内包含有一磁性铁心,在该圆柱体周围凸设复数片同轴等径的隔板,同时在各隔板间有一距离,可将绕组均匀分配在该线圈座上。据本实用新型电池盖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该藉旋转定位结构而封闭该电池座的装置,系该电池座直接设置于该点火枪壳体内部,该点火枪并具有缺口供电池植入或移出电池座,并具有电池盖与该壳体结合而封闭该缺口,该电池盖与该壳体的边缘并具有嵌片及嵌槽使二者能相互嵌合,又该电池盖在与该壳体嵌合的方向上轴设有一结合螺丝,该结合螺丝系只能在其轴设位置原位旋转,而该壳体具有与之对应的螺孔,藉以结合螺丝与壳体螺合锁固而同步带动电池盖与壳体嵌合。另据本实用新型电池盖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该藉旋转定位结构而封闭该电池座的装置,系该电池座设置于该点火枪的内部,该点火枪并开设有一孔口使电池能经由此孔口植入或移出该电池座,又该电池仅能以轴向通过该孔口,并具有一帽盖自该孔口与该点火枪螺合以固定该电池,该帽盖并具导电性以接通该电池;在该孔口同轴固设有一导电环与该帽盖螺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本实用新型电子点火枪,以一个结合螺丝配合嵌片固定电池盖,使电池盖结合稳固,并且结合螺丝可直接用手旋转不必使用工具而甚为方便,整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电池盖不牢固的习用缺点,并且组设容易,又本实用新型更可以开设一个小孔口供电池以轴向植入,因而不影响该壳体的强度使其不易因受撞击或摔落而破损,并且保持壳体外型的完整而美观,该孔口的封闭则系以一帽盖以螺合的方式直接螺固于壳体,此一结构不仅结合容易快速并且结合固定效果较佳不会脱落而较习用者为佳,再者,本实用新型以多重隔板设置于高压线圈座上,而可产生均匀磁势俾得稳定电压之外,并可防止短路。
本实用新型得藉下列图示及说明俾得更进一步的理解。
图1是习用电子点火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点火枪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点火枪电池盖嵌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盖与壳体嵌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盖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池盖另一实施例的嵌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子点火枪高压线圈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高压线圈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高压线圈座的实施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东煜,未经陈东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9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向制动装置
- 下一篇:手摇升降式阳台自动晾衣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