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通道冷却热沉无效
申请号: | 96229371.7 | 申请日: | 199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531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陆雨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S3/043;H01L23/473;F28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兰英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冷却 | ||
1.一种用于冷却的具有供冷却液流通的微小通道的微通道冷却热沉,其特征在于基本结构是:
1)由N(N≥4)块厚度均匀金属薄片的热沉片叠合封围而构成,热沉片分为:传热片(1)、通道片(2)、导流片(3)和过流片(4);
2)通道片(2)上有多条密集的细狭缝(23)、圆形孔(21)、(25)和均匀分布在圆孔周围并与圆孔相通的宽缝(22)和(24);
3)导流片(3)上有能够将通道片(2)上的细狭缝与宽缝相接通的长条形导流孔(32)和(34),圆孔(31)和(35);
4)过流片(4)上有圆孔(41)和(45);
5)传热片(1)一面接触被冷却物体,另一面是通道片(2),通道片(2)与过液片(4)之间是导流片(3),所有热沉片在叠合封围下宽缝(22)和(24)形成冷却液流通的主通道,细狭缝(23)形成微通道,导流孔(32)和(34)形成分别将宽缝(22)和(24)与细狭缝(23)接通的导流通道,圆孔(21)与(31)、(41),圆孔(25)与(35)、(45)分别对准形成进液孔和出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热沉,其特征在于传热片(1)上无孔,或者有与通道片(2)上圆孔(21)和(25)相对应的圆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热沉,其特征在于热沉片是长方形、方形、圆形或者是环带状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热沉,其特征在于细狭缝(23)大幅面地分布在通道片(2)的中部或者集中分布在圆形、环带状或条形区域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冷却热沉,其特征在于分布于通道片(2)上的细狭缝(23)的密度大于10条/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热沉,其特征在于导流片(3)上有M(M≥2)个长条形的导流孔(32)、(34)、(36)、(54)和(56)及圆孔(31)、(51)、(61)和(65),或者还有导流缝(63)和(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93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积体电路整脚机之结构改良
- 下一篇:按摩套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