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线发热管无效
申请号: | 96229101.3 | 申请日: | 199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538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陶士祥;朱克强;诸葛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阳市富春特种照明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H05B3/44 | 分类号: | H05B3/44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402 浙江省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热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线发热器具。
现有的红外线发热器有两类;一是红外线灯,其主体结构类似于白炽灯;二是红外发热管,其结构是在石英管内置有螺旋状的发热钨丝,而石英管多为直棒型,或为U型。前者由于无石英管包覆或壁体甚薄,在潮湿、有水溅的环境中易发生爆裂,使之使用寿命较短;后者虽然采用石英管包覆发热钨丝,提高了灯管的使用寿命,但由于其形状为直管型或U型,使之所制成的发热器不宜制成圆形灯泡型等类型的发热器,也影响了热能的聚合辐射,尤其是由于现有发热管内的发热钨丝绕制成等径螺旋管状,即发热体为一个厚度仅与钨丝直径相近的薄圆环体,发热源过份集中,影响发热效率,降低了钨丝使用寿命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发热效率高、升温快、寿命长、防水溅爆裂,且易与罩体或灯体相配合而产生球面热聚集辐射的红外线发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方案是:所述的管体系采用石英管制成圆环型,管内设置的发热钨丝呈△状绕制,且其发热钨丝的平均匝密为6-20圈/厘米;所述发热钨丝直径为0.10-0.5mm;而所述的△状绕制的发热钨丝相邻圈彼此相位差角α为45-55°;所述石英管体的内径Ф为25-100mm,发热功率为125-1250瓦;所述的呈△状绕制的发热钨丝的各角顶端最好呈圆弧过渡,其曲率半径R为0.5-1.5mm。
这样,使发热钨丝彼此间适当交错,而绕构成一个较厚的圆环发热丝体,从而使热效率比现有的红外线发热管提高15%以上,所产生的红外线光谱较宽,并可经金属球面反射面的聚集,使红外光能穿过4厘米以上的非金属遮体。因此,具有结构合理,红外光谱较宽,发热效率高,发热均匀,发热面积较大,寿命长,感觉舒适,安全可靠,其形状易与罩体或灯体相配合,使之更加实用、美观。
本实用新型除制成环形红外线发热管外,也可将它配上灯罩等附件,制成各种红外线发热灯或红外线发热器,以及由此装配而成的浴室加温器(如浴室、浴霸)等。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视图。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采用外径为10mm、壁厚约1mm的石英玻管,弯制成内径Ф约为54mm的圆环体(如附图1所示);再用直径为0.3mm左右的发热钨丝(2)在专用模具上绕制成如附图2所示的△角状,其相邻圈彼此相位差角为50°左右,其投影的外切圆约6mm,内切圆约4mm,然后按所欲制的发热管功率(如250瓦)需求逐段取下,二端焊接上金属片(3),将其置入上述石英管内,两端用专用设备固定封套,然后在圆管上制监时孔,充入卤素气体,并将空气全部排出,再两端加热、加压,使石英管的两端与金属片(3)的一端压平、封合;其金属片外端接上耐高温引出线(5),并用高温粘接剂,将瓷头隔热接线柱(4)与压平的石英管相固接。最后,经检测即为成品。
使用时,可将上述石英红外线发热管(1)与碗状并中心内凸的金属反射罩体相固定,并经隔热瓷柱,将耐高温引出线的另两端固接于螺口灯头的相应位置处;同时在罩体的前方,可依次设有蜂窝状的铝网和外网罩,即制成白炽灯状的红外线发热管(灯)。若再配上带有电灯和换气扇的罩体,即可制成浴室、浴霸等家用取暖电器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阳市富春特种照明电器厂,未经富阳市富春特种照明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9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