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管机无效
| 申请号: | 96228840.3 | 申请日: | 1996-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63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波涛 |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 |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关军 |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多功能 弯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持棒、型材、或管形状的弯曲装置,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管机。
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日前,市场上公开、使用、销售的各种弯管机大体上可分为三点式和缠绕式两种结构形式。前者,要求管子的弯曲半经必须为被弯管子直经的4倍以上,加工成型后弯曲部分管子的圆度大于15%,弯曲精度低,且容易使弯管起绉。后者虽然比前者加工精度高,但是结构复杂、造价高、体积大,不便于现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精度高、弯曲半经范围广、加工效率高、双模包容式液压或机械驱动的便携式多功能弯管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管机,包括:由支柱、固定座、主体板构成的方框式支架及设置在方框式支架右端的固定座上的液压缸几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方框式支架的左端铰接外侧面呈圆弧形凹槽的弯模,弯模的另一端铰接管卡,液压缸的活塞杆外端设置顶轮架,顶轮架前端设置顶轮,在顶轮与弯模之间设置侧面呈圆弧形凹槽的直模。
所述的方框式支架的左端铰接外侧面呈圆弧形凹槽的弯模,弯模的另一端铰接管卡,目的在于使待弯曲管用弯模外端的管卡卡往,并使圆弧形与方框式支架铰接的弯模受力后绕其铰链轴转动;液压缸的活塞杆外端设置顶轮架,顶轮架前端设置顶轮,在顶轮与弯模之间设置侧面呈圆弧形凹槽的直模,目的在于待弯曲管子卡入直模左侧面的圆弧形凹槽后,液压泵向液压缸内注入液压油,使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顶轮架,带动顶轮及直模向左移动,使直模一边向左移动,一边沿轴向移动,与弯模一起作用,促使管子缠绕到弯模的外侧圆弧形凹槽中,使形成弯管的弯曲半经等于弯模的弯曲半经,达到弯曲精度高、弯曲半经小、弯曲角度大的弯管要求。
更换大小不同的弯模可以加工出各种弯曲半经的弯管,为了一模多用,直模的各个侧面也可以分别加工呈半经不同的圆弧凹槽,使一个直模完成多种不同直经的管子的弯曲。
配以专用模可加工其它管、棒、板等型材,实现弯曲、成型、切断、校直、挤压、拆装等多种作用。
为了消除加工误差带来的因油缸活塞与顶轮座不同心而增大的运动阻力,减小两者间接触应力,活塞杆与顶轮架之间设置半球连接付连接。
在主体板上可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销孔,目的在于当弯曲管子半经较大时,将弯模铰接在离顶轮初始位置较远的销孔内,当弯曲管子半经较小时,将弯模铰接在离顶轮初始位置较近的销孔内,减少活塞杆的伸出长度,提高加工弯管的工作效率。
为了减少直模与主体板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直模垫板与顶轮架同步移动,简化运动方向,在直模的下面固定设置直模垫板,由直模垫板带动直模沿活塞杆的推力方向前移。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便携式多功能弯管机可设置手动或液动两种方式,具加工出的弯管精度高,弯曲半经小,弯曲角度大,而且能保证弯管弯曲部分的圆度,弯曲部分不产生绉折,整机结构轻便、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便于现场使用等优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实施例1: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管机,包括一个由支柱1、固定座15、主体板3固定连接构成的方框式支架和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5左端的液压缸5,主体板3上设置4个安装弯模的销孔11,安装在方框式支架内的弯模10的一端与销轴2相铰连,弯模10的外侧面加工呈圆弧形凹槽,弯模10的另一端经铰连轴12铰接一个管卡13,液压缸5的活塞杆6经固定座15的中心孔伸入到方框式支架内,其前端安装一个顶轮架7,顶轮架7前端设置顶轮8,顶轮架7与活塞杆6的连接采用半球形连接付4连接,顶轮8与弯模10之间设置侧面呈圆弧形凹槽的直模14,直模14的下面固定设置直模垫板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波涛,未经孙波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8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