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产栓剂用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96228559.5 | 申请日: | 1996-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989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0 |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立德 |
| 主分类号: | A61J3/08 | 分类号: | A61J3/08 |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俊荣 |
| 地址: | 255033 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栓剂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生产栓剂用模具。
目前,国内已有的栓剂模具,均为盖板和底模组成,不利栓剂出模,模具清洗困难,生产效率低,栓剂形状不易于病人的腔道给药,中国专利公开的ZL87217518能生产两种栓剂的制药模具,是由模条组合的底模和盖板装配而成的,在盖板的面上具有浇注槽,排气道和排气孔,底模的模条上有通槽,它可一次性完成整套模具所有栓孔的浇注,较好的提高了产量,但其依然存在了结构复杂,栓剂不易出模,模具清洗困难,栓剂形状不易于病人腔道给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栓剂容易出模,模具清洗容易,栓剂线条流畅,使用方便的生产栓剂用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生产栓剂用模具,包括模体,同尺寸的两块或两块以上模体并列,其两端通过螺栓紧固成一整体,相邻两模体侧壁垂直对称加工有多个弧形栓剂槽,栓剂槽均等距,对应的栓剂槽构成流线形鱼雷状结构。
上述对应的栓剂槽构成鸭嘴形或锥形,在两块或两块以上模体构成的模块整体上部,沿模体外边缘一定距离向下开有清料凹槽,清料凹槽的底部覆盖栓剂槽,两端对称的清料凹槽成弧形坡状;在每块模体两端均开有半圆形安放螺栓的固定槽,在固定槽的上部或下部外边缘侧壁上开有启开槽;每块模体的栓剂槽外的侧壁上开有定位孔;相邻两模体的其中一块模体上的两端定位孔均装定位块或是相邻两模体中定位孔一侧对称的装有定位块,定位块的长度小于两块模体的宽度和,螺栓铰接在外端模体的任一对固定孔内,并在每块模体的外端部或上部刻有顺序码。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单块模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体、2栓剂槽、3螺栓、4定位孔、5定位块、6固定槽、7启开槽、8清料凹槽、9斜坡
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模体1作消毒处理后把模体1上的定位块5对齐另一模体1的定位孔4依次按顺序码排列数块,然后如图2所示,把螺栓3放入模体1的固定槽6内紧固,紧固后的模体1构成了一整体模具,且不易错位,将熔化的栓剂药缓缓的倾倒到栓剂槽2中,待栓剂药冷却后,用刮刀沿清料凹槽8的弧形斜坡9将表面的栓剂药清除掉,松开螺栓3,把模体1依次分开,则鱼雷形、鸭嘴形或锥形栓剂自动随之掉落下来,纵使有遗留的栓剂,也可用手方便的取下,在松开螺栓3后若模体1之间依然较紧的贴合在一起,把开启片插进启开槽7内,各模体1便极容易的脱离,以便于取出栓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清洗时因各模体1为独立的单元体,故无论用什么样的清洗方法,都能方便、快捷的清洗干净。
在使用时,也可将数十块甚至数百块模体1并列固定成一整体模具,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加工容易。
2、模具便于栓剂出模,清洗容易。
3、生产的栓剂线条流畅,便于病人腔道用药。
4、适合大批量生产,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立德,未经郭立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85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