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27355.4 | 申请日: | 1996-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26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房德君;秦萌青;姜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G05F1/70 |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501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线路 无功 补偿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线路无功补偿投切装置,具体是一种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
现在,电力系统--特别是高压线路的无功补偿投切多采用手动操作,效率低、安全性差,难以及时保障高压线路的安全运行,后虽在使用中有所改进,但若要实现自动投切,须借助变电站的操作电源,在干线式架空配电线路上加装自动无功补偿装置,既无操作电源、且因工作环境差、无人值守,难以实现安全、正常运行,中国专利公开的2L88202441一种无功补偿电容自动投切装置,是使用两个晶体管继电器进行功率因数的检测,其检测电路与延时电路合为一体,形成一个检测、延时系统,控制步进继电器组的动作,实现电容器组的自动投切,但其依然没有能够实现直接使用于户外的架空线路上,存在了适用范围窄、功能少,不具有自保护、动作可靠性差,安全系数小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直接在户外线路进行无功补偿自动投切,减少线路损耗和改善静荷点,具有自保护功能,动作可靠、维修率低,结构简单,有断相、短路保护、能够记录投切次数、体积小、重量轻的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由分断器,变压器、继电器、电流互感器及投切控制模块组成,变压器输入端、分断器输入端及电流互感器输入端分别直接与高压线路连接,变压器输出端、电流互感器输出端及电磁操作机构经固态继电器S分别与投切控制模块连接。
上述投切控制模块由分闸模块、合闸模块、断相、短路保护模块、显示模块及掉电保护模块组成,分闸模块与合闸模块经驱动电路与固态继电器S连接,同时还分别与断相、短路保护模块及显示模块连接,并分别连接掉电保护模块。
上述的分闸模块为由比较器A1及过压比较电压Vref1组成的比较电路与脉冲发生电路A3连接后再与由分频器A13、A14及反相器A12构成的数字延时电路连接,经延时选择开关K1,与由电阻R3、R4及电容C3组成的上电闭锁合闸电路连接,同时再经过或门A18、或非门A22接由与非门A25、A28组成的R-S触发器,然后经反相器A27、电阻R12、R13及三极管G3组成的驱动电路与固态继电器S连接。
上述的合闸模块为由比较器A2与比较电压Vref2组成的欠压比较电路,与脉冲发生电路A4同时经与门A11与由分频器A16、A17组成的数字延时电路连接,再经延时选择开关K4、或门A21及与非门A24与R-S触发器的与非门A26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的断相、短路保护模块是由电流互感器与整流、滤波、降压处理电路W1、W2、W3连接后,再分别接由比较器A28~A33构成的比较电路输入端,比较电路输出端共同经或门A34、与非门A35与由三极管G1、G2、电阻R18~R19、二极管D1~D4及电容C1、C2、比较器A37、A38构成的双路RC延时电路连接,RC延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与门A38与故障信号锁存电路连接,故障信号锁存电路上设有故障显示电路,故障显示电路的缓冲器A41再与分闸模块的或非门A22输入端连接,同时还与合闸闭锁电路的反相器A23输入端连接,RC延时电路的输入端与分闸、合闸模块的R-S触发器A28输出端连接,故障信号锁存电路、RC延时电路分别连接掉电保护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程学院,未经山东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73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