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镜头立体照相机无效
| 申请号: | 96226981.6 | 申请日: | 1996-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96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育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育进 |
| 主分类号: | G03B35/00 | 分类号: | G03B35/00 |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光 |
| 地址: | 123100 辽宁省阜新市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立体 照相机 | ||
本实用新型属照相器材,特别涉及一种拍摄立体照片的双镜头立体照相机。
目前,国际上已有的立体摄影主要有激光摄影和多组曝光两种,激光拍摄的立体照片虽有全息性,立体感强烈,但在人像拍摄上对人体有害,且设备昂贵、成本较高,不能普及;而多组曝光摄影方法已有的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美国的四镜头立体照相机,其拍摄原理是,通过四个镜头同时拍摄一个景物,将摄制的影像用四镜头放大机将其扩印在相纸的同一位置,然后覆盖上光栅,制成可直接观看的立体照片,但这种照相技术洗印成本较高、费时费力,且需要特殊的洗印设备,一直未能在世界上普及推广;另一种是香港人发明的利用光圈移动从而移动焦点,拍摄具有立体因素照片的单镜头立体照相机,其缺点是照相机价格昂贵,制造复杂,且不能够利用该原理制造连续式立体摄影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立体摄影方法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能简单快捷地拍摄制作立体照片的双镜头立体照相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双镜头立体照相机在照相机机壳上安置2个焦距和像距相等的摄影镜头,二者的光轴平行,在2个摄影镜头的后端面分别安装2组折射棱镜组,一组为阿米西棱镜和全反射三棱镜组成的折射棱镜组,另一组为全反射三棱镜与全反射三棱镜组成的折射棱镜组,2个棱镜组的光路长度相等,且小于摄影镜头的像距,2个折射棱镜组下面的全反射三棱镜的侧竖直面相对且相互平行,形成胶片通道2组折射棱镜组距两个摄影镜头的距离相等。在2个摄影镜头摄入的影像经过2组4个反射棱镜的折射、反射、经曝光,在位于2个全反射三棱镜侧竖直面形成的胶片通道之间,在双面胶片上形成物体在2个角度上的重叠影像,洗印后得到具有立体因素的照片,经覆盖塑料光栅后,即制成与实物一样的具有强烈立体感的立体照片。
双镜头立体照相机由2组摄影镜头和2组折射棱镜组组成折反射光路系统,再采用双面药膜胶片成像,光路路径短,聚焦效果好,一次曝光成像,影像清晰,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用普通洗印设备即可制作立体照片。
图1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结构图。
图2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摄影镜头和折射棱镜组的位置图。
图3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摄影镜头和折射棱镜组的位置图。
图4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折射棱镜组轴测图。
图5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折射棱镜组(4)、(5)A向视图。
图6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折射棱镜组(4)、(5)B向视图。
图7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折射棱镜组俯视图。
图8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折射棱镜组光路图。
图9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后视结构图。
图10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前视结构图。
图11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双面药膜立体胶片结构图。
图12示双镜头立体照相机工作原理图。
1-机壳;2-镜头;3-镜头;4-折射棱镜组;4-1-阿米西棱镜;4-2-全反射三棱镜;5-棱镜组;5-1-全反射三棱镜;5-2-全反射三棱镜;6-输片齿轮轴;7-卷片轴;8-胶片通道;9-暗盒仓;10-光轴;11-光轴;12-被摄物;13-立体胶片;14-暗盒;15-后盖;16-倒片轴;17-后取景窗;18-卷片扳手;19-快门释放钮;20-前盖;21-前取景窗口;22-保护层;23-保护层;24-感蓝层;25-感蓝层;26-黄滤光层;27-黄滤光层;28-感绿层;29-感绿层;30-感红层;31-感红层;32-结合层;33-结合层;34-片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育进,未经王育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6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