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锥破碎机减震基座无效
| 申请号: | 96226467.9 | 申请日: | 1996-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0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田甸;马振声;富殿生;吕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溪钢铁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2/00 | 分类号: | B02C2/00 |
| 代理公司: | 本溪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洪波 |
| 地址: | 117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锥 破碎 减震 基座 | ||
一种减震装置,特别是圆锥破碎机减震基座。
破碎机在破碎矿石运行中,产生强烈的冲击和振动,特别是遇到过硬物料时,产生冲击力和振动力将几倍增加,这个力通过破碎机底座传递给混凝土基础,使混凝土基础糟到疲劳破坏,使破碎机与混凝土基础联接松动,使机架摇摆和位移,使破碎机零部件频频出现“硬伤”损坏,成为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一大难题。
人们力图寻求解决办法,近几年来许多厂家采用在破碎机底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放置垫板。我国最大的本钢南芬露天铁矿的矿石是通过每台自重63.5t的4台中碎机,及每台自重39.2t的20台细碎机进行破碎的,破碎机在安装时是在底座与基础之间选取11个点放置垫板,每个点有三块垫板叠落成塔状放置,当破碎机找正时,采用斜面垫板作楔,挤入破碎机底座与相邻下面的一块垫板之间。破碎机底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实际是11块垫板小区域面积接触,特别是有楔面区域是点线接触。破碎机在运行中强烈的冲击和振动,所产生的垂直分力大于3000~5000KN,使混凝土基础糟到破坏,受力最大的垫板先偏离原来的位置,其余区域的垫板也随受力的不同而陆续偏离,使破碎机失去平衡,而偏离原来的重心轴线,使各部合理的间隙和相关尺寸发生了变化,从而更加剧了冲击和振动,酿成零部件的破损,经常出现事故停机和计划外被动检修。
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破碎机本体和混凝土基础本体,恰恰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合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使破碎机底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联接牢固,能抗冲击和抗振动,能保护基础不被破坏的圆锥破碎机减震基座。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在破碎机底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安装整体的由基垫层和缓冲层组成的减震基座,在基垫层上分布有规则排列的孔洞,基垫层与混凝土基础两者用混凝土基础中的11个预埋螺栓紧固联接。
本实用新型圆锥破碎机减震基座,由于采用了整体的并有基垫层和缓冲层的结构,其优点为:(1)结构简单可靠,并方便安装和调整;(2)破碎机底座与混凝土基础联接牢固,可抗冲击和震动,保护基础和部件不受“硬伤”损坏;(3)延长设备寿命,提高作业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圆锥破碎机减震基座的附视图;
图2是图1的A-A-A剖面图。
从图1、图2中可知,破碎机减震基座6由下层的基垫层1与上层的缓冲层2组成;减震基座6的平面形状与破碎机的底座7的平面形状相对应,而基垫层1的平面外缘尺寸比缓冲层2的平面外缘尺寸大;在基垫层1大出的外缘平面上有11个均匀分布的与混凝土基础7联接的螺栓4,在基垫层1上有7个腰形孔洞5,并均匀分布在具有同一圆心,同一半径的圆周上;在减震基座6的4个角部位有联接破碎机底座8、减震基座6与混凝土基础7的地脚螺栓3;本减震基座6的基垫层1采用60mm厚的ZG35材质的铸钢,或Q235材质的钢板,缓冲层2采用6-10mm厚的铝板或铜板。
图2表示了破碎机减震基座6与其下的混凝土基础7与其上的破碎机底座8三者的安装位置与联接关系。用混凝土基础7中的预埋螺栓4把减震基座6的基垫层1与混凝土基础7紧固的联接在一起。基垫层1上的7个腰形孔5被基础部分7的混凝土充满,这就形成有7个腰形混凝土凸台与7个腰形孔紧紧配合安装在一起,7个腰形混凝土凸台,对基垫层1起到了在水平面各方向上的定位作用。缓冲层2选用铝或铜质材质,因为摩擦系数不同可以减少两物之间的相互串动,这两种材质,即有刚性又有良好的塑性,可吸收由底座传来的巨大冲击和振动力,同时又能把其余的冲击和振动力均匀地分布到基垫层1上,这样就避免了应力集中,可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试运行中,已证明能够减震,保护了设备和基础,使破碎机大修周期延长30~50%,使破碎机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有明显的提高。
本圆锥破碎机减震基座6也适用于各种大型、重型强烈冲击和振动的设备安装使用,凡涉及以上类似的设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均属该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溪钢铁公司,未经本溪钢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64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制粉机
- 下一篇:自行车脚蹬上的止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