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坩埚窑的消烟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26344.3 | 申请日: | 1996-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721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扬生 |
地址: | 11000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坩埚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坩埚窑的消烟除尘装置。
我国现有的燃煤玻璃坩埚窑包括窑体,在窑体内装有风道和火道,在窑体上部有炉盘,炉盘上有圆台形加热室,加热室的四周设有坩锅,圆台形加热室外侧下方设有下火口,该坩埚窑的烟火从喷火筒喷入加热室,对坩埚进行加热,然后废烟气经下火口进入烟道从烟囱排出,由于这种特殊结构和特殊的工艺造成严重的烟尘污染,至今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理技术。本发明人于1995年10月申请了名称为″节能无烟尘污染坩埚窑″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95232394.x,它是对原有窑炉的结构进行改造即在二次进风口处设有用于控制进风口大小的挡风板,在圆形风道上从下至上设有多层隔风板,在上火口处设有5~7层通风孔,每层8~10个,孔径10~50mm,高70~100mm,通风孔对着喷火口成一定角度使喷出的风螺旋转动上升,烟火从上火口向上喷射,从多层通风孔喷入的风在水平方面上同烟火旋转相切,充分混合充分燃烧形成无烟火焰,从而消除黑烟又达到降尘效果,但它只适用于新砌窑炉,不适用于对原有玻璃坩锅窑的改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坩锅窑的消烟除尘装置,它是在下火口处安放下风管,通入空气,使空气与下火口的烟气混合参与燃烧,达到充分燃烧消除排烟黑度和降尘的目的,它适用于对现有各种玻璃坩埚窑和生产条件相同的其它窑炉如陶瓷窑,耐火材料窑安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的玻璃坩埚窑外适当的地方安装有风机9,风机9通过总风管8与安装在窑盖12上的分风箱7相连接,分风箱分出支风管10与下风管6相连接,下风管6插入下火口5内,在总风管8上安装有用于调节进风量的风插板11,根据加煤 多少,来决定风插板启开大小。这样,由风机9吹入的空气,通过总风管8进入分风箱7,再由分风箱经过支风管10,进入下风管6,下风管插入下火口5内,进入下风管的空气与下火口的烟气混合参与燃烧,达到充分燃烧,消除排烟黑度和降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降低烟尘污染,其烟气黑度在格林曼0.2~0.5级,排尘量在30~60mg/Nm3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环境效益显著;
2.提高排烟温度,对喷火筒内的二次风提高预热温度,有利于提高加热室温度,从而提高生产率;
3.适用性强,适用于各种玻璃坩埚窑和生产条件相似的其它窑炉,如陶瓷窑,耐火材料窑炉使用;
4.操作方便,灵活;
5.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随时检修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该消烟除尘装置主视图;
图2是图1中B-B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在窑盖12上设置分风箱7,分风箱7上端通过总风管8与设在窑体外的风机9相连接在总风管8上装有调节风量的风插板11,分风箱7下端与支风管10连接,支风管与下风管6相连接,该消烟除尘装置设在窑外通过下风管6插入下火口5进入窑内,支风管10、下风管6的数量与下火口及坩埚的数量一致,烟气从窑体4的喷火筒3喷入加热室1内再进入下火口5与下风管6喷出空气混合参与燃烧,从而使烟气充分燃烧,达到消除黑烟和降尘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6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型浮泵防水罩
- 下一篇:具有双螺面热交换器的烘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