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旋转式除泡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25313.8 | 申请日: | 1996-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46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单正明;邹文忠;欧绍祥;吴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钻井二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E21B21/14 |
| 代理公司: | 辽河石油勘探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士华 |
| 地址: | 124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旋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泡沫钻井、洗井作业泡沫液消泡分离的高速旋转除泡器。
泡沫液因其液柱压力低和携带能力强而广泛应用于油田低压油藏的钻井和油井增产作业。目前,进行泡沫钻井、洗井等作业时所采用的泡沫液均为一次使用,泡沫液从井口返出后就被废弃掉。这样,不仅造成作业成本较高,排放的泡沫液还会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高速旋转式除泡器,利用此种除泡器可以将完成泡沫钻井、洗井任务后从井口返出的泡沫液中的泡沫迅速消除,实现气液分离,以达到重复利用泡沫基液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密封轴承总成(1)、叶轮轴(2)、叶轮(3)、阻流板(4)、隔离衬套(5)、金属滤网(6)、壳体(7)、电机(8)、传动皮带轮(9)组成,其组装、结构特征如下:叶轮轴(2)装置在壳体(1)中部,其上由上至下平行安装有三级叶轮(3),其外的隔离衬套(5)周壁上设有金属滤网(6),壳体(7)与衬套(5)之间形成可供气液分流的外腔室,三级叶轮(3)上方的衬套(5)内壁上分别沿圆周均匀而倾斜地焊有一组阻流板(4),轴(2)上、下部与衬套(5)接触部位各装有一密封轴承总成(1),轴(2)下部伸出壳体(7),其端部装有传动皮带轮(9),通过皮带与电机(8)输出皮带轮相配合。该装置的工作过程是:从井口返出的泡沫液经壳体入口进入除泡器,在高速旋转的一级叶轮的作用下,泡沫沿着叶片流道由叶轮中心高速甩向边缘,泡沫撞击在隔离衬套上被击碎,空气经排气口进入大气;部分泡沫破碎后的液体冲过金属滤网沿隔离衬套外壁向下流,其余的泡沫液则经阻流板进入第二、三级叶轮再进行类似处理;最后,经过消泡处理的基液由排液口流入泥浆罐,供再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工作平稳可靠,消泡、分离效果好,处理量大,操作方便,易于维修保养。利用该装置可以高效地对泡沫液进行消泡分离处理,重复利用,既可降低作业成本,又可避免环境污染。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加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7)为—上部呈圆锥形、下部呈圆柱形的容器,内径380mm,用厚度为6mm的钢板焊成,其顶部中央设有弯管形泡沫液入口,上部两侧分别设有弯管形排气口,底部一侧设有一排液口。隔离衬套(5)用外径34mm的套管制作,其顶底和周壁上设有多个供液、气进出的孔眼,壁上设有多个金属滤网。阻流板(4)呈梯形,每一级8片,沿圆周均匀向下倾斜地焊接在衬套内壁上。叶轮(3)外径240mm,每一级6片呈螺旋线形的叶片用铆钉铆在叶轮主板上。叶轮轴(2)安装叶轮部位直径为50mm,轮间部位直径稍细,其上装有衬套,起隔开相邻叶轮和传递扭矩的作用。密封轴承总成(1)由32310轴承和盘根盒组成,盘板盒内装有石墨、石棉填料,两侧分别装有一橡胶密封圈和一毡圈。驱动电机(8)采用功率为37KW的2级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钻井二公司,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钻井二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5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塞锁
- 下一篇:线圈的出线端定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