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式强旋流油燃烧机无效
| 申请号: | 96225199.2 | 申请日: | 1996-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66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生;杨靖;于国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生 |
| 主分类号: | F23D11/24 | 分类号: | F23D11/24 |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光 |
| 地址: | 123000 辽宁省阜新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式强旋流油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属液体燃料燃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压力式强旋流油燃烧机
目前在用的油燃烧机,油嘴、风汽嘴、风套均为装配组合结构,不易安装调整,尤其是更换不同型号油嘴调整定位需要反复调试,其效果不佳,喷油过程和进油阀门油量调整装置为一体,工作过程需经常调整油量、射程,使油嘴端部密封损坏漏油,浪费燃料,污染环境。风汽导管和油导管之间间隙过大,因油压力过大,使风和蒸汽逆向回油,影响燃油雾化和射程,使用效果不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射程大,节省燃料的压力式强旋流油燃烧机。
压力式强旋流油燃烧机由供风装置、供油装置、供蒸汽装置组成,供风装置的进风管在油导管的中部同风导管相接,前端安装的风帽同穿过油预加热室内的调整杆联接,由蜗轮套、蜗杆使调整杆滑动,调整风帽与喷嘴的距离,改变燃烧室。供油装置的进油管经油泵、出油管、在进风管后端同预加热室联接,室内安装热电偶、电加热管、室外的温控器,调整控温对燃料油加热升温。在端头外安装喷嘴,前端为圆锥台形,后端腔体外为螺旋翼片,喷嘴内腔体为阶梯形过渡,在锥台面、侧面开有等距的蒸汽孔、喷油孔,在蒸汽孔和嘴芯内腔开有贯通孔同油导管相通,使喷嘴同风帽形成强涡流燃烧室
压力式强旋流油燃烧机蒸汽导管、油导管、风导管装配为一体,结构紧凑,间隙小;其二风帽同喷嘴形成的强涡流燃烧室,可调,以适应不同燃料,不同工作环境燃烧炉,节省燃料,提高热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示压力式强旋流油燃烧机结构剖面图。
图2示压力式强旋流油燃烧机外形结构图。
图3示压力式强旋流油燃烧机控制原理图。
图4示压力式强旋流油燃烧机喷嘴剖面图。
图5示压力式强旋流油燃烧机喷嘴左视图。
图中1-喷嘴;1-1-蒸汽孔;1-2-贯通孔;1-3-喷油孔;1-4-螺旋翼片;1-5-油嘴腔体;2-风帽;3-蒸汽导管;4-油导管;5-风导管;6-法兰盘;7-隔热板;8-预加热室;9-套管;10-出油管;11-油阀门;12-进油管;13-油嘴尾座;14-热电偶;15-加热管;16-调整杆;17-法兰盘;18-蜗轮套;19-蜗杆;20-进汽管;21-进油管;22-进风管;23-油泵;24-电机;25-进油管;26-电控箱;27-温控器;28-电源插头;29-外壳体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压力式强旋流油燃烧机由供风装置、供油装置、供蒸汽装置组成。供风装置的进风管(22)在由油导管(4)的中部同风导管(5)相接,前端安装的风帽(2)同穿过预加热室(8)内的调整杆(16)联接,在后端的油嘴尾座(13)处法兰(17)上安装蜗轮套(18)、蜗杆(19)。风帽(2)内腔横剖面为盆形,端部横剖面为半圆形。供油装置的进油管(21)经油泵(23)、出油管(25)在进风管(22)后端同预加热室(8)联接,在油预加热室(8)内安装热电偶(14)、电加热管(15)。室外安装温控器(27)。经出油管(10)、阀门(11)、进油管(12)同油导管(4)联接,端头安装喷嘴(1),风帽(2)和喷嘴(1)组成强旋流燃烧室。
参照图4、图5,压力式强旋流油燃烧机喷嘴(1)前端为圆锥台形,后端外则为螺旋翼片(1-4),喷嘴(1)后端外侧螺旋翼片(1-4)为左、右旋向。喷嘴内腔体(1-5)为阶梯形过渡,在锥台面、侧面开有等距的蒸汽孔(1-1)、喷油孔(1-3),在喷油孔(1-3)和嘴芯内腔开有贯通孔(1-2)同汽导管(3)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生,未经杨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5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