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桶充气消毒杀菌洗衣机无效
申请号: | 96224104.0 | 申请日: | 199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982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容;秦定宇;杨朝明;杨兵;蒋元健;王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洗衣机总厂 |
主分类号: | D06F17/12 | 分类号: | D06F1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7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消毒 杀菌 洗衣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洗衣机的改进,特别是一种双桶充气消毒杀菌洗衣机。
目前的双桶洗衣机,一般只有洗涤、脱水功能,无消毒灭菌功能。近年来虽有在洗衣机上采用紫外线灯、消毒液或臭氧气体来实现消毒杀菌功能,但都因或结构复杂,或实施难度大,或使用效果差,或改造费用高、成本高等种种原因而未能付诸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改造费用低,使用效果好,具有消毒灭菌功能的双桶充气消毒杀菌洗衣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双桶充气消毒杀菌洗衣机,包括机壳、控制台、底座、内桶及波轮盘,其特征在于:在机内的底座上安装有气泡发生器和臭氧发生器,两者由导气管联通,其输气管向上接至控制台内;再向下与固定安装在波轮盘之下的分气盘进气口连通并密封连接处,分气盘的顶面均布有分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剖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局剖图;
参见附图:双桶充气消毒杀菌洗衣机,包括机壳6、控制台1、底座19、内桶22及波轮盘21,其中:在机内的底座19上安装有气泡发生器11和臭氧发生器10,两者由导气管14联通,其输气管9向上接至控制台1内;再向下与固定安装在波轮盘之下的分气盘17进气口连通并密封连接处,分气盘的顶面均布有分气孔。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这样的具体实施方案:即在洗衣机底座模具上设置安装凸台13,将气泡发生器11和臭氧发生器10固定在底座19上。在洗衣机的蜂鸣器位置上安装能防水的控制开关2。在洗衣机控制台座增加输气管9的专用过孔,以固定输气管9,提高其高度,防止水倒灌损坏臭氧发生器和气泡发生器等。在洗衣机连体桶内桶22底部外侧设置一个通气嘴8,内侧增加四个分气盘安装凸台18,用于固定分气盘17。这样,从安装在底座19上的气泡发生器11和臭氧发生器10出来的臭氧输气管9,沿内桶22的外壁向下通往内桶22的底部。将输气管9的前端套入通气嘴8上,并用粘合剂或其它密封方式将其结合面密封,用卡箍15将通气嘴8和输气管9卡紧,以防止结合面渗水和输气管9脱落。在通气嘴8的上端(内桶里侧)安上封气环16后,把分气盘17的进气口套进封气环16中,并用紧轻螺钉20将分气盘17固定在内桶22底部的分气盘安装凸台18上。臭氧发生器控制导线3,与控制台上的防水控制开关连接,由防水控制开关对臭氧发生器10进行控制。气泡发生器11则通过气泡发生器控制导线5与洗涤定时器4联接,由洗涤定时器4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打开洗涤定时器4,则波轮盘21转动,搅动水对衣物进行洗涤。与此同时,由气泡发生器11发出的汽泡经导气管14、臭氧发生器10、输气管9、通气嘴8、分气盘17源源不断地涌入洗涤桶,从波轮盘21上的小孔和四周的间隙冲出,气泡在水中和衣物里不停地窜动和爆炸。既增大了洗涤剂的溶解度,又增加了衣物间的揉搓,从而提高了衣物的洗净比。若用户需要消毒操作,则在打开洗涤定时间的同时,打开能防水的控制开关2,臭氧发生器10作工作。汽泡发生器11发出的气泡,通过导气管14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经输气管9及分气盘17送入洗涤桶内,臭氧与水溶合成臭氧水,依靠臭氧强大的氧化作用和与某些细菌直接作用,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臭氧发生器的工作时间可以人为调整。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结构,其产生的极积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即由于采用了泡泡发生器,增加了对衣物的洗净比;由于采用了臭氧发生器,能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实施、使用效果显著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洗衣机总厂,未经重庆洗衣机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4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