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链条炉排无效
| 申请号: | 96224054.0 | 申请日: | 1996-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38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H11/00 | 分类号: | F23H11/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自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詹福五 |
| 地址: | 643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与工业锅炉及工业窑炉配套使用链条炉排,特别是一种链条与炉排片及炉排片之间相对独立的链条炉排。
目前,在我国的工业锅炉产品中,采用链条炉排的锅炉占总数的70%左右,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链条炉排仍将是工业锅炉最主要的燃烧设备。传统的链条炉排不但金属耗量大(炉排有效单位面积炉链的重量高这600~700kg/m2),而且由于采用主动炉排片通过长轴销前后搭接构成环形炉排片链带,与前轴上的主动链轮啮合并在其带动下循环运转,即在工作时主动炉排片除受高温火床加热外,还受承担链条功能时所承受的拉力作用,工作条件恶劣,极易断裂且更换困难,加之炉排间隙大,漏煤量大。因而此类炉排存在运行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保养维修困难,自清灰性能差,金属耗量大等缺陷。针对上述炉排漏煤量大等缺陷,有人设计了带一活络芯片的炉排,此类炉排虽然减少漏煤量,提高了自清灰性能,但由于仅就从动炉排片进行改进,而仍采用传统的链带式结构,主动炉排片之间仍通过长轴销连接,并承担传统功能,其工作条件仍未改变;加之加工难度大,特别是作为连接各主动炉排片并承受径向力的长轴销,因其长度与直径之比太大(一般长2000mm以上,而直径仅30~40mm),根本无法加工而直接使用圆钢,精度差,链条节距累计误差大,最终导致各主动链长度一致性差,工作易发生“啃啮”现象,各链受力不均匀,局部链齿过载而拉断炉排片,继而导致整套炉排断裂;被拉断的炉排片在更换时又由于长销轴变形,极难拨出而维修困难。因此,此类炉排仍存在运行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更换周期仅1~2个月),维修困难,金属耗量较大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炉排片及链条机构的结构设计,以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达到提高炉排运行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金属耗量及维修难度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将整套炉排中各炉排片设计成相互独立的结构,且使其在运行中只承担承载和输送燃料的功能,而将其传动功能分离出来由单独的链条机构执行,为了减小传动中的摩擦力,在每节链条中均设一滚轮,从而形成链轮传动;而各炉排片则各自独立地分别固定于链条机构的链片上,各链条则通过其上的滚轮支承于沿风室纵向设置的导轨上;炉排片采用倒盒形结构,即底向上,口部向下,既可增强其强度,受热时不易变形,又可减少炉排下各风室间的纵向串风,每个炉排片上设1~2个活络芯片,既可保证进风量,又可避免漏煤,炉排上各炉排片之间的搭接,采用互不连接受力的斜面叠合式搭接,以进一步减少漏煤量和提高自清灰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炉排架,主动链轮及其电动机,从动轮,带活络芯片的炉排片,传动链,老鹰铁,风室及底板;关键是炉排上的各炉排片为相互独立、互不直接连接的片体;传动链为带滚轮并采用链片及活动销连接成一体的带轮链条;主动链轮及从动轮均为单层轮齿结构的链轮;在风室上部沿带轮链条运动轨迹还设有支承滚轮运动的导轨;各炉排片通过轴销分别连接于相应的链片上,前、后炉排片之间通过斜面作可分离式叠合搭接;带轮链条的工作边通过其上的滚轮支承于风室上部导轨上,整个炉排则通过电动机及主动链轮带动其运行。为了提高炉排片的强度、减小形变,上述炉排片采用倒盒形结构,其上设1~2个活络芯片。为了防止链条因长期使用磨损后节距加大面发生“啃齿”现象,带轮链条中的链片采用长、短链片相间连接组合成链条,以提高自补偿能力,便各链条受力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4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