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杯形防伪玻璃瓶无效
| 申请号: | 96223926.7 | 申请日: | 1996-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86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15 |
| 发明(设计)人: | 顾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向民 |
| 主分类号: | B65D47/00 | 分类号: | B65D47/00;//B65D10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6003 安徽省安庆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杯 防伪 玻璃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容器。
金杯形玻璃容器,由于外形奇特、美观,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金杯型玻璃容器的防伪措施不甚理想。虽然采用各种防伪标贴,但防伪标贴本身对于普通使用者来说,不易辩识,而且容器的可重复使用给一些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金杯形防伪玻璃瓶,以容器的一次性使用来提高其防伪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金杯形瓶体和瓶盖构成,其瓶盖包括嵌入在瓶口中的内盖和螺纹装配的外盖,其结构特征是,所述的外盖顶部覆盖带有帽沿的纸质瓶帽,外盖底部设有翻边,翻边上压盖颈套,颈套下段固定粘接在瓶体的肩台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开启中,必须首先敲破颈套。因此,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使用,其结构新颖、防伪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瓶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颈套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图2所示的内盖2嵌入在瓶口中,图3所示的外盖3与瓶口之间螺纹装配,图4所示的瓶帽4为纸质,并且带有帽沿,瓶帽4覆盖在外盖3顶部,外盖3的底部设有翻边6,图5所示的颈套5压盖在外盖3底部的翻边6上,颈套5下段固定粘接在瓶体1的肩台上。
参见图1,装瓶过程中,首先向瓶口中嵌入内盖,将顶部覆盖有瓶帽的外盖旋盖在外,颈套压盖在外盖底部的翻边上,最后,将颈套下段粘接在瓶体的肩台上。启封时,将纸质瓶帽的帽沿拉下,恰好覆盖在颈套上,敲击颈套,使其断开,破裂的颈套玻璃落入外盖翻边内,此后,即可旋开外套,完成启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向民,未经顾向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3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