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及其专用灶具和充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223826.0 | 申请日: | 1996-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7953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基;徐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富基;徐机慧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积 液化 石油气 钢瓶 及其 专用 灶具 充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燃烧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小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及其专用灶具和充气装置。
现有的液化石油气灶的钢瓶容量一般在10公斤以上,再加上钢瓶自身的重量,因而显得十分笨重。而灶具的体积、重量也比较大,一般固定安放,通过软管与钢瓶连接。而且灶具还需专门的支架,因此难以自由移动,更无法随身携带。
现有的液化石油气灶所使用的钢瓶一般是以旧换新,钢瓶的充气均是在液化石油气站内用专用的充气装置进行的,尚无一种可适于家用的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首先是提出一种小容积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其次提出一种与之配套的灶具,两者配合使用时,可用钢瓶代替支架,使钢瓶和灶具实现一体化,从而便于随身携带;第三,是提出一种适用于上述小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包括瓶体和进(出)气活门组件两大部分。钢瓶的进(出)气活门组件由活门座及活门、复位弹簧、螺塞组成,活门被螺塞固定在活门座内,其下部套有复位弹簧,上部伸出螺塞,活门座下端一侧有一进气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灶具包括支架、针塞开关及自下而上顺次联接的进气阀体、灶盘和燃烧器,支架安装在灶盘上,针塞开关位于进气阀体的一侧。进气阀体下端与钢瓶的进(出)气活门组件的活门座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顺次联接的出气接头、耐压管、充气阀门、管接头及带手轮的进气接头。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装、携带方便,广泛适用于无电力,无燃烧能源的地方如沙漠、荒山、旷野及远足旅游,为人们提供燃烧工具。其中,钢瓶还可与其他液化石油气燃烧设备如液化石油气灯和液化石油气取暖器等配套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一为小容积液化石油气灶及灶具(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二为充气装置的示意图。
参见图一,本实用新型所述之小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由瓶体1、进(出)气活门组件及放气活门组件17构成。为了降低钢瓶的重心,增强灶具的稳定性,钢瓶的瓶体1设计成椭圆形。进(出)气活门组件位于瓶体1顶端,由活门座2、活门4、复位弹簧3、螺塞16及O形密封圈18和19组成。活门座2焊接在瓶体1上,其下端右侧还有一进(出)气孔。活门4由螺塞16固定在活门座2内,其下部套有复位弹簧3,上部伸出螺塞16。密封圈18装在螺塞16与活门座2之间,密封圈19则装在螺塞16与活门4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之灶具由支架7、针塞开关13、进气阀体8、灶盘6、燃烧器12及平面密封圈14和O型密封圈15构成。针塞开关13位于进气阀体8的右侧,进气阀体8、灶盘6和燃烧器12通过螺纹联接固定成一体。进气阀体8内腔为燃气通道b,其下端有与钢瓶进(出)气活门组件的活门座2相配合的螺纹,整个灶具通过进气阀体8与钢瓶联为一体。O形密封圈15和平面密封圈14装在进气阀体8与活门座2之间,进行两道封严,以确保二者联接的密封性。为了过滤燃气中的杂质并对燃气进行雾化,进气阀体8上端还装有一带滤网的喷嘴10。
支架7有四个,均匀分布在灶盘6上。灶盘6外缘卷边压制,以提高刚性。同时,为减轻重量,灶盘6上还冲压有一个以上的减轻孔(图中未画出)。为促使燃气充分雾化和燃烧,燃烧器12下部有一个以上的进气孔9(本实施例为两个),其燃烧室底面设计成波浪形,侧面则还有一排以上的雾化小孔11(本实施例为三排共144个)。此外,为了便于提运,灶盘6上还安有一个提手5。
参见图二,本实用新型所述之充气装置由出气接头20、耐压管21、过渡接头27、充气活门22、管接头26、带手轮的进气接头23顺次联接而成。管接头26与充气活门22相接一端呈锥管形。带手轮的进气接头23套在管接头26外,上有与气源钢瓶相配合的螺纹。为了过滤液化气中的杂质,管接头26内装有一滤网25。为了保证与气源钢瓶联接的密封性,管接头26右端端部还有一弧形密封圈24。出气接头20有与上述小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进(出)气活门组件的活门座2相配合的螺纹。此外,在出气接头2O与耐压管21及过度接头27与耐压管21的联接处均有一卡箍28,以保证联接的密封性。
使用时,将充气装置的两端接头分别与本实用新型所述之钢瓶及气源钢瓶联接并拧紧。逐渐打开气源钢瓶的开关和充气装置的充气活门22,使气源钢瓶的液化气慢慢灌入钢瓶中。几分钟后,适当打开钢瓶上的放气活门17,观察并调整钢瓶内的充气状况。充气完毕后,关闭气源钢瓶开关和充气装置的充气活门22,松开充气装置的进、出气接头。此时,由于复位弹簧3的弹力,将活门4向上推顶并压紧O型密封圈19,钢瓶即自动密封。
然后,将灶具的进气阀体8旋入钢瓶的活门座2内,在进气阀体8的作用下,活门4克服复位弹簧3的弹力向下移动,使气路a、b相通。再打开活门4,液化气即可沿气路a、b从喷嘴10进入气路c(即燃烧器12内腔)。同时,由于负压的作用,大量空气从进气孔9进入燃烧器12内,形成混合燃气。混合燃气进入燃烧器12的燃烧室内后,由于燃烧室的底板成渡浪形,使得液化气和空气进一步混合。这样,就能充分保证液化气的燃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富基;徐机慧,未经刘富基;徐机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3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