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子母齿轮箱无效
| 申请号: | 96223705.1 | 申请日: | 1996-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55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万东 |
| 主分类号: | F16H37/04 | 分类号: | F16H37/0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22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子母 齿轮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子母箱体的变速箱。
现有的变速箱大多只有一个变速箱体,在箱体内安装要求的变速轮系,其缺陷是传动效率比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带有子母箱体的变速箱,以提高传动效率。
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母箱体及位于母箱体两端的上、下母箱盖,在上、下母箱盖的左、右两侧分别利用轴承安装有输入轴与输出轴,在母箱体内的输入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相同的两个输入齿轮,在母箱体内的输出轴下端安装输出齿轮,在上、下母箱盖的中部分别利用轴承安装有子箱输入上、下轴,并分别在该上、下轴上安装分别与上述输入齿轮啮合的相同的两个子箱输入上、下齿轮,其中在子箱输入上轴的下端利用轴承安装子箱上盖,该上轴的端部伸出上盖后利用平键安装上行星架,子箱上盖与位于下端的子箱下盖利用联接件与子箱体相互联接,在上行星架的一端利用轴承联接行星轴,该行星轴的中部利用平键联接与安装在子箱体内壁的一内齿圈啮合的行星齿轮,行星轴的另一侧为行星轴齿轮,该轴的端部利用轴承与平键安装在子箱输入下轴上的下行星架相接,在行星架上安装行星轴一侧的外缘还紧固联接有小行星轴,该轴的上端利用轴承安装可分别与行星架齿轮及利用轴承安装在行星轴上的行星内外齿轮啮合的小行星齿轮,行星外齿轮的外齿与输出内齿轮啮合,该输出内齿轮下端的空心轴内部利用轴承安装在子箱输入下轴上,该空心轴的外面利用轴承安装在子箱下盖的中部,在空心轴的下端部利用平键联接与安装在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子箱输入下轴的下端利用平键联接子箱输入下齿轮,该下端的端部利用轴承安装在下母箱盖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母箱体内安装了可传动的子箱体,因而,可大大缩小行星架的力臂,既可简化结构,又可增大驱动力,同时,又保持了行星传动的高效率和低速比的特性,因此,可较大地节省能源消耗,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安装结构类似现有普通圆柱齿轮减速器,易于替换旧的普通圆柱齿轮减速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其传动原理图。
如图所示,在母箱体25的上、下两端利用螺栓联接上、下母箱盖55、22,在上、下母箱盖55、22的左侧分别利用轴承27、18及轴承盖29、16与油封28安装输入轴17,并在母箱体内的输入轴17上靠近上、下母箱盖55、22的两侧分别利用平键紧固相同的输入齿轮26、19,在上、下母箱盖55、22的右侧分别利用轴承44、3及轴承盖42、1与油封2安装输出轴43,并在该轴43靠近下母相盖22的一侧紧固输出齿轮53,在上、下母箱盖55、22的中部分别利用轴承36、7及轴承盖35、6安装子箱输入上、下轴37、52,并在该两根轴37、52上靠近上、下母箱盖55、22的一侧分别利用平键34、8安装可分别与输入齿轮26、19啮合的相同的子箱输入上、下齿轮41、4。
子箱体21的上、下两端分别利用螺栓联接子箱上、下盖24、15,在子箱体21的内壁利用圆柱48紧固联接内齿圈23。
在子箱上盖24的中部利用轴承33安装子箱输入上轴37的下端,该轴37下端的端部伸入子箱上盖24后利用平键38安装上行星架30。在该上行星架30的右端利用轴承40安装行星轴39的上端。该行星轴39的上部利用平键45安装可与内齿圈23啮合的行星齿轮41,中部利用轴承47安装行星外齿轮31,下部为行星轴齿轮56、下端利用轴承12安装在下行星架51的右侧,在下行星架51的右侧外缘还紧固联接小行星轴50的下端,该轴50的上端利用轴承49安装可分别与行星轴齿轮56及行星内外齿轮31的内齿啮合的小行星轮54。
下行星架51利用平键32紧固在子箱输入下轴52的上端,在轴52的中部分别利用两对轴承13,10联接空心轴57,空心轴57的外面利用轴承9及其孔用挡圈14与子箱盖15联接,空心轴57位于子箱体21的上端为与行星内外齿轮31的外齿啮合的输出内齿轮20,轴57位于子箱下盖15与下母箱盖22之间的一段上利用平键11紧固可与输出齿轮53啮合的输出齿轮5。
工作时,动力机转速和转矩通过输入轴17和输入齿轮26、19传递给子箱输入上、下齿轮41、4,带动子箱体21内的子箱输入上、下轴37、52与上、下行星架30、51及行星轴39与行星齿轮46沿内齿圈23旋转。由于行星齿轮46和行星轴齿轮56同向转动,小行星齿轮54和齿轮56是外啮合传动,它们的转向相反,小行星齿轮54带动内外行星齿轮31转动,因此,从结构型式上看类似NN型行星传动机构(转差机构)变成了一个类似NN型的转和机构。子箱体输齿轮与带动输出齿轮53及输出轴43转动,将动力及转速传递至工作机,最后,输入轴17与输出轴43的转向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万东,未经陈万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3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闭式防尘黑板擦
- 下一篇:改良结构的有轮旅行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