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动行星四分流中心驱动齿轮箱无效
| 申请号: | 96223342.0 | 申请日: | 1996-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2814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13 |
| 发明(设计)人: | 邱华仲;吴弥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南方齿轮减速机工业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48/06 | 分类号: | F16H48/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红,王洪新 |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行星 分流 中心 驱动 齿轮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变速箱的改进,特别适合制糖工业的压榨机及水泥磨机(管磨)驱动配套使用。
本专利权人于1992年6月11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专利号92224523.1)。在该专利中,采用了一组周转轮系取代了以往的两个齿轮变速箱。因而不仅获得了较大的传动速比,使齿轮箱的结构更紧凑;又实现了功率双分流,满足了工艺要求;还提高了输出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改善了齿轮箱的加工工艺性。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齿轮变速箱的技术要求更进一步提高。因此,该齿轮箱的传动功率、承载能力等方面就显得有些差距了。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齿轮箱的改进,该种齿轮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应具有更大的传动功率,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该齿轮箱具有一个输入轴,三个输出轴。输入轴通过其轴上固接的两个齿轮分别驱动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转架和齿圈在内的两组相同结构的周转轮系,每个周转轮系中:输入轴驱动太阳轮2,转架6则通过齿轮8驱动与齿轮11连接的输出轴,齿圈也通过齿轮5、齿轮7驱动与齿轮11连接的输出轴,并且该输出轴又通过其轴上的齿轮10分别驱动与齿轮9和齿轮12连接的输出轴。构成四条传动路线共同驱动齿轮11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两组周转轮系,通过四条路线传递动力,使得齿轮箱的传动功率以及输出齿轮的承载能力得以成倍提高,使用寿命显著延长。另外,本齿轮箱输入轴上的齿轮15、齿轮17组成的人字齿结构具有自动找中的功能,使得左右两组周转轮系具有均载作用。同时采用周转轮系(差动行星装置)使得周转轮系中的齿轮7、齿轮8(或齿轮13、齿轮14)之间达到功率均载的效果。此外由于齿轮箱是对称结构,且所有的传动轴(除行星齿轮轴外)均重合在五根轴线上,使得加工工序简化,加工工艺性得以改善。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系统的展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齿轮啮合关系示意图。
如图1所示,输入轴16通过其轴上固接的两个齿轮驱动两组相同结构的周转轮系,每组周转轮系均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转架和齿圈。太阳轮2周向是定位于转架6上的可转动的行星轮1以及可绕太阳轮轴线转动的齿圈。齿圈上制有内齿圈8和外齿圈4,行星轮同时与内齿圈和太阳轮啮合,转架也可绕太阳轮轴线转动。由于外齿圈与齿轮5啮合,且通过齿轮7与齿轮11啮合,因此太阳轮转动时就形成两条传动路线:一条是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外齿圈、齿轮5、齿轮7、齿轮11;另一条是太阳轮、行星轮、转架、齿轮8(齿轮8与转架轴固接)、齿轮11。这样,两个周转轮系就形成四条传动路线共同驱动齿轮11。而后齿轮11通过其所连接的输出轴上的齿轮10分别驱动与齿轮9连接的输出轴及与齿轮12连接的输出轴,进行动力输出。
图2表示了该齿轮箱中的有关齿轮的啮合关系。从图中可知:齿轮7、齿轮8、齿轮13与齿轮14同时与齿轮11啮合并且分布于齿轮11周围,形成四个齿轮共同驱动一个齿轮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南方齿轮减速机工业公司,未经杭州南方齿轮减速机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3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式氧气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钻机绞车滚筒轴刹车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