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机自动送纱储纱的输送轮无效
| 申请号: | 96223091.X | 申请日: | 1996-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419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天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天来 |
| 主分类号: | D04B15/48 | 分类号: | D04B15/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机 自动 送纱储纱 输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机自动送纱储纱的输送轮。
目前使用的针织机自动送纱储纱轮的输送轮6均由铁制的上、下轮座62、64用边口套卡底端用盖板以螺钉旋合构成中空的轴状体,在上、下轮座之间,接近边缘圆周上、间隔排列由圆形钢丝压弯制成的支持件61嵌在上下轮座圆孔内构成一圆框状的输送轮,如图4所示,但这种结构存在着以下缺陷。由于支持件采用圆形弹簧钢丝制造,它的折弯、热处理变形大,工艺上不易掌握、形状尺寸难以保持一致,造成组装后影响输送轮的真圆度,进一步影响针织品质量;由于支持件嵌装在上下座的圆孔上,因而受力后易产生偏转,并且造成该输送轮装配使用时或作为配件、备件时须多次校对真圆度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改善上、下轮座结构并将支持件由弹簧钢丝改为板片状来提高输送轮强度和真圆度,来克服现有输送轮真圆度差、生产、工艺性差的缺陷,进一步提高针织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在圆凸台状的上轮座周边上,长方形短槽孔内嵌入叉口短U字形片状体的短榫,中间为直线状两端上、下拐角处为圆弧状的支持件。下面的长方形长榫,插在与上轮座形状相同的下轮座、长方形长槽孔内,上、下轮座的两个凸台上有四个相对应配合的定位柱和定位柱孔插合成一体,上、下轮座中心为一个待组装用的定位螺栓通孔。
该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用板片状支持件代替弹簧钢丝,嵌装固定改为长方形结构,因而它不会产生偏转,而使输送轮结构稳固,提高了它的真圆度,进一步提高了针织机制品质量。
2、工艺性好,简化了结构,它可采用冲压生产,尺寸精度高,适合大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3、当输送轮作为配件式备件使用时,不需多次调整校正轮的真圆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侧视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输送轮轴测分解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输送轮立体图
附图4、现有针织机自动送纱储纱的输送轮轴测分解图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针织机自动送纱储纱的输送轮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在自动送纱储纱装置5固定螺栓柱51下的输送轮8上,它的圆形凸台状的上轮座1周边内制有一周长方形短槽孔11,凸台中间为螺栓通孔12,上凸台顶部制有四个定位柱13和定位柱孔23,叉口短U字形的支持件为片状体,它顶端头制有长方形短榫41中间部位43为直线状,两端上、下拐角处431;433制成易于进纱出纱的圆弧状,下端面上制有长方形长榫42;下轮座2与上轮座1外形相同,周边上亦制有一圈与上轮座的长方形短槽孔相对应的长方形长槽孔21,凸台上制有与定位柱13相对应的定位柱孔23。上、下轮座用定位柱13插入定位柱孔23内嵌合成一体,它的各支持件4的长方形短榫41插入长方形短孔11内,而下端的长方形长榫42分别插入下轮座2的长方形长槽21内构成输送轮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天来,未经林天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30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