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田间穴盘育苗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96222910.5 | 申请日: | 1996-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310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建农 |
| 主分类号: | A01G9/00 | 分类号: | A01G9/00;A01C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田间 育苗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农业机械,用于水稻、蔬菜和其它农作物的穴盘田间育苗。
农作物的穴盘育苗移栽是一种新的栽培技术措施,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水稻抛秧、蔬菜移栽育苗和其它农作物(如:棉花、玉米、甜菜等)的移栽育苗。由于没有适用的育苗设备,目前主要采用人工育苗,生产效率低,播种均匀度差,空穴率高,且对秧苗素质有一定影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生产率高、作业质量好的穴盘育苗设备。
目前国内外虽然已有几种育苗设备,但均存在一些问题。如:固定育苗设备,仅适用于硬塑穴盘大棚工厂化育苗,设备一次性投资大,对目前广泛应用的软塑穴盘,工作可靠性差,作业质量较低,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另一种是可移动轨道式育苗设备,虽可用于各种穴盘的田间育苗,但该机具使用时,首先要在种床的两侧铺设移动轨道,而后将铺土、播种机具分别在轨道上行走来完成铺土和播种作业。该机安装和移动轨道比较费力,使用不便,而且由于铺土和播种时未能准确对位,作业质量较低。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生产效率高、作业质量好、操作使用方便的新型田间穴盘育苗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由行走部分、传动部分、秧盘输送装置、铺土装置、播种装置和铺盘导板构成。行走部分是由操向轮(1)、转向器(16)、驱动轮(5)和机架(4)构成,操向轮(1)在机具的前部由转向器(16)控制转向,转向器(16)通过轴承铰接在机架(4)的前部,在转向器(16)的下端安装有操向轮(1),驱动轮(5)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4)的后部,通过传动部分由动力驱动。传动部分是动力装置(2)和传动箱(3)构成,动力装置(2)和传动箱(3)均固定在机架(4)上,通过传动原件带动驱动轮(5)、排种器(12)、排土器(15)和秧盘输送带轮(8)转动。秧盘输送装置是由输送带(9)和输送带轮(8)构成前后两个输送带轮(8)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4)上,在输送带轮(8)上套装有输送带(9),由后输送带轮(8)驱动输送带(9)运动。铺土装置是由土箱(14)、排土器(15)和导土板(11)构成,排土器(15)安装在土箱(14)的下部,通过轴承与机架(4)联接,在排土器(15)下方固定有导土板(11),导土板(11)的下部呈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的波底与秧盘穴孔排列一一对应。播种装置是由种箱(13)、排种器(12)和导种板(10)构成,播种装置配置在铺土装置的后方,种箱(13)与土箱(14)相联接,在种箱(14)的下部安装有排种器(12),导种板(10)固定在排种器(12)的下方,形状规格与导土板(11)相同,且在纵向对应配置。铺土装置和播种装置均配置在输送带(9)的正上方。在输送带(9)尾部安装有铺盘导板(7),铺盘导板(7)与机架(4)铰接。
下面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的后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土板的结构简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土板结构简图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田间穴盘育苗设备,工作时,驱动轮(5)行走在苗床两侧的沟底,工作装置在苗床的上方,由驾驶员控制机器的行走,由发动机驱动行走装置和工作装置工作。工作时,喂盘手将空秧盘放在输送带(9)的前端,由输送带(9)带动向后运动,同时排土器、排种器开始工作,当秧盘通过排土器(15)和排种器(12)的下方时,底土和种子分别经过导土板(11)和导种板(10),将经由排土器(15)和排种器(12)排出的底土和种子,插放于秧盘的每一穴中,完成铺土和播种作业,然后将已铺土和播种的秧盘经由铺盘导板(7)铺放于种床上。当完成一个苗床的铺盘作业后,用人工完成秧盘的覆表土作业。该机配套动力1.0KW小型汽油机,机器前进速度0.25Km/h要求苗床宽度1.30m,生产率600~700盘/小时。作业质量:空穴率小于2%,播种合格率大于9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生产率效高、作业质量好等优点,可用于水稻抛秧及其它农作物育苗作业,应用前景广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建农,未经宋建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2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生球形毛巾
- 下一篇:起重机安全操作监示器





